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
从谈“添”色变说起
宗宝泉

    ■茶余饭后

    老百姓的饮食,一说有添加剂,往往是质疑,甚至谈“添”色变。

    近日,网上爆出知名企业赛百味、星巴克等企业出售的食品中,含有一种被用于鞋底的“偶氮甲酰胺”添加剂,于是网友炒得沸沸扬扬。

    科技日报2月14日的科技改变生活版就这一话题刊出报道,引述专家的观点和我国食品标准规定,科学解读所谓“鞋底”,其实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名为“偶氮甲酰胺”,是合法的,符合我国不低于发达国家的食品标准,公众应该放心。

    然而,笔者读了此报道两天之后,正是个周日,几位老友小聚,聊起此话题,曾多年做科技报道,如今在“兜底网”任艺术总监的高润祥先生发了一番感慨:“高科技,将毁灭人类。”紧接着他又补充一句:“好在,人类有文明,有文化。如果文化缺失,后果不堪设想!”细一琢磨,所言有理。人类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明,无论是中国的孔子、老子、孟子,还是西方文明,都尊崇积德行善,道德良知,仁爱之心。作为维持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道德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稳定,这也正是几千年来华夏文明能够屹立世界之巅的根本。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道德更应发挥约束力的作用,将高科技关在笼子里。如今,科技的发展,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就说食品添加剂,据报道,目前有2000种之多。民以食为天,有了添加剂,丰富了人们的舌尖。但是,科技往往是双刃剑,人们在追求色香味型、各种营养的同时,一些科技产品也往往被不法分子采用,给人们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成了损人利己的工具,比如乱用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恶劣。

    食品添加剂,大都是科技人员创新的成果。使用安全的量,严格按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是无疑的。公众不必谈“添”色变。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一提某个食品的添加剂有问题,就立即引起炒作,甚至造成公众恐慌呢?除了盲目跟风外,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公众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辩别力不强,这就要加大对公众的科普宣传力度,特别是有关专家要及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解疑释惑,传播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更为重要的是,应在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中,加强以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谨守道德底线,塑造良心、爱心、善心,文明诚信,和谐友善。这或许正是中央最近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之一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