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08日 星期六
探寻“北京初雪”:缘何姗姗来迟?
新华社记者 倪元锦

    树枝挂上银屑、雪花覆盖地面,7日,北京2013年的初雪终于来了!就此结束今冬长达107天“未出现有效降水”的纪录。初雪缘何姗姗来迟?今冬是否干旱暖冬?降雪影响几多?记者专访气象、气候专家解读“北京初雪”。

    今冬初雪“倒数第二晚”

    7日凌晨1时许,降雪从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开始,自南向北扩展,于4时前后影响城区。自去年10月22日一场全市平均2.5毫米的小雨后,北京难觅雨雪踪迹,截至6日,未出现有效降水已达107天。

    据北京市专业气象台消息,此次降雪覆盖全市,降雪量已满足“初雪标准”,初雪日期接近1951年建站以来的最晚初雪纪录(最晚为2010年初雪,在次年2月10日)。

    此前的1月6日、2月1日,北京曾两度飘雪花,但都是裹着面纱、羞羞答答,因降水微小、非大范围,不满足“北京初雪标准”。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介绍,北京的“初雪标准”,是指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5个站点(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或者城区5个站点中,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有1个站点降雪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

    为何今冬迟迟不下雪?“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水汽条件差一些。”北京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大刚接受采访说,入冬至今,虽然北京局部曾飘雪,却不构成全市性降雪,水汽条件差是降雪晚的主要原因。“对于初雪,早的话可发生在10月底,多数年份应该在11月到12月之间。”他说。

    季节性干旱 暖冬几率高

    今冬初雪很晚,而且107天不降水,是否意味着今年北京冬季属于季节性干旱?

    陈大刚表示,其实对于北京而言,入冬即意味着进入到季节性干旱情况。“12月、1月、2月,从这三个月来看,北京常年的平均降水量是小于10毫米的。季节性干旱时,降水量少的话也属正常,只是今年的降水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陈大刚说。截至14时,北京降雪的积雪深度已达1厘米-3厘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大兴黎明村,为4.6毫米,预计降雪将持续至晚间。

    他表示,从今年特点来看,到目前为止,北京气温是比常年偏高,整个冬季百姓一直感觉不是很冷,出现暖冬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基本上也还算是正常年份。

    降雪有喜有忧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表示,此次降雪对PM2.5起到明显清除作用,7日凌晨全市PM2.5浓度出现较明显下降,截至8时,大部分监测站点空气质量级别为“3级轻度污染”,预计8日、9日受西北冷高压影响,扩散条件有利,空气质量可达“1、2级优良”。

    早高峰时段,北京市气象台于6时15分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提醒注意交通安全。交管局监测显示,交通早高峰通行状况平稳,降雪导致一些路段路面湿滑,部分路面出现“地穿甲”,机场高速进京方向等路段连续发生追尾事故,导致车辆排队。

    降雪为何会使航班、高铁延误?北京市气象局专家解释,降雪会影响空中及地面能见度,雪花严重影响驾驶员视程,有时能见度只有几十米且变化幅度大。

    另据中国天气网,4日起,河南、安徽、湖北、江苏、山西、山东等地先后出现降雪,局地暴雪,道路交通严重受阻,预计8日夜间起,贵州北部、江汉、江南西部和北部等地雨雪天气又将再度加强。

    正值春运返程高峰,受大范围雨雪影响,京沪、京广等多条铁路限速运行,截至7日清晨,已至百余高铁晚点,晋冀鲁豫等8省64条高速80个路段封闭。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