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近探彗星有助了解太阳系形成
——访欧航局专家法比奥·法瓦塔

    文·新华社记者 黄 涵

    ■第二看台

    格林尼治时间20日10时(北京时间18时),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从沉睡中苏醒,开始踏上登陆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最后一段征程。“对彗星进行详细探索与研究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太阳系如何形成,加强对原始化学的认识,”欧洲航天局科学与机器人探索理事会项目协调负责人法比奥·法瓦塔博士对新华社记者表示。

    “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于2004年升空,其任务是在今年追上“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并将着陆探测器投放到彗核上,以期探寻有关太阳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的信息。如果一切顺利,此次探测将开辟人类着陆探测彗星之先河。

    被“罗塞塔”追赶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以1969年发现它的两位苏联天文学家名字命名。它是一颗围绕太阳运行的彗星,其彗核直径在3到5公里之间,围绕太阳飞行一圈的时间约为6年零6个月。

    “彗星是太阳系诞生初期物质的残余”,法瓦塔表示,太阳系的所有天体,比如行星、小行星等,均由这些原始物质形成。对彗星进行详细探索能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家园乃至太阳系的“身世”。

    他介绍,“罗塞塔”探测器赖以运行的能源是太阳能。从2011年6月开始,这颗探测器的运行轨道逐渐远离太阳。为节约有限的能源,欧航局向“罗塞塔”发出休眠指令,使其在此后两年半里一直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经过长达31个月的休眠飞行后,“罗塞塔”的轨道重新靠近太阳,与太阳的距离缩减至6.7亿公里,充足的太阳能已能将“罗塞塔”从沉睡中“唤醒”。

    法瓦塔说,“罗塞塔”探测器内有个闹钟系统,它会在格林尼治时间20日10时准时提醒其电脑启动探测器上的重要部件,将探测器从休眠中“唤醒”,重新开始运行。

    如果一切顺利,“罗塞塔”将于今年5月抵达目标彗星附近,在同年11月向其彗核发射着陆器,实地考察彗核表面及其表层下的成分、硬度和密度。此后,着陆器将贴在彗核上,与其一同飞过太阳近旁。

    在此期间,着陆器将“亲眼目睹”彗核物质如何在阳光作用下蒸腾喷发,进而像长发一样飘飞到彗星脑后。其拍摄的照片将通过“罗塞塔”探测器传回地球,供专家分析解读。预计,这项探测任务将于2015年12月结束。

    “投放着陆器的具体时间将由专家依据‘罗塞塔’对彗星的详细观测结果而决定,目前预计的大致着陆时间为2014年11月,”法瓦塔说。

    法瓦塔还说,“罗塞塔”登陆彗星和中国嫦娥三号登陆月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差别较大的一点在于,彗星上几乎没有引力,因此与其说“罗塞塔”登陆彗星,不如说是与彗星“对接”。在此过程中,着陆器会向彗核发射特制的“鱼叉”,利用“鱼叉”将自身固定在彗核上。

    ———————————— “罗塞塔”彗星探测大事记 ————————————

    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在“休眠”了两年多后,按指令于20日苏醒,继续追赶“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有望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绕彗星飞行并向彗核投放着陆器。

    “罗塞塔”于2004年发射升空,其任务是追上“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并实施彗核着陆探测。由于动力系统不足以将其直接送往彗星,探测器采取借助地球和火星引力的方法,4次调整速度和轨道,迂回抵达目标彗星,这一过程耗时10年。

    2005年3月,“罗塞塔”首次借助地球引力改变速度和轨道,并于2007年分别向火星和地球“借力”调整飞行。2009年11月,“罗塞塔”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飞掠地球,借力调速变轨。在此期间,它也对火星和沿途遇到的小行星进行观测。

    2008年9月,“罗塞塔”近距离飞掠小行星“斯坦斯”,用所携导航相机及光学和红外成像系统对其进行全方位观测,并将数据传回欧航局。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小行星的成分和形成过程,充实有关太阳系历史的知识。

    2010年7月,“罗塞塔”近距离飞掠小行星“鲁特西亚”,并传回首批高清照片。观测结果证实,这颗小行星是个不断旋转的长椭球形天体,其表面布满陨石坑,说明它曾多次遭受剧烈撞击。

    “罗塞塔”使用太阳能。从2011年6月开始,其运行轨道逐渐远离太阳。为了节能,欧航局命令它在此后两年半里“深度睡眠”,仅剩加热装置和闹钟系统继续工作。

    经过31个月休眠后,“罗塞塔”的轨道重新接近太阳。2014年1月20日,探测器的闹钟系统依据欧航局指令,按时启动探测器上的重要系统,使其重新工作。

    按计划,“罗塞塔”将于今年5月飞抵“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附近。今年11月,“罗塞塔”将向该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此后,着陆器将紧紧附着在彗核上,一同飞向太阳,从而观察彗核物质如何在阳光作用下蒸腾喷发。预计,此次探测任务将于2015年12月结束。

    “罗塞塔”质量约3吨,装备10个科学探测仪器,将分析彗星的化学成分及其电磁和引力等特性。它投放的着陆器将在与彗核“对接”后,探测其表面和表层以下的物质成分、硬度和密度并拍照。这些数据将通过跟随飞行的“罗塞塔”传回地面。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由于它们自身温度极低并置身于“天寒地冻”的宇宙空间,因此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彗星成分几乎不变,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