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0日 星期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许红梅 本报记者 丁秀玉

    2013年,在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常州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又取得新成就,在2013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全国地级市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列第7位,连续14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2013年常州市委确立了以“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为重点的区域创新布局,即:常州科教城作为创新之核;常州、武进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创新两翼;金坛市华罗庚科技产业园、溧阳市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武进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作为三大创新高地;13个省级科技产业园作为创新集群。2013年,常州科教城在《创业邦》中国最佳创业园区评比中位列第二,并获评最具潜力创业园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获科技部“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称号。

    2013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高新技术企业累计860家,“两站三中心”累计91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3.3%。组织企业实施部、省级科技项目521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0件;全市上市企业中科技企业占到85.3%。

    通过连续举办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的“5·18”展洽会,与中科院、南大、北化工等重点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等产业公共创新与服务平台20家,三年来累计实施国家级项目24项、产学研合作项目478项,孵化企业104家。通过推进科技国际化,引进建设了牛津大学ISIS技术转移中心、中德创新中心、中以科技合作中心等机构;通过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引进1650名领军人才,其中省“双创人才”154名,引进转化和产业化的专利成果约3000项。通过推进“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接力式培育体系建设,全市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2家、省级26家,孵化器、加速器面积累计600万平米,培育科技企业4900家。

    2014年,常州科技工作将在改革创新求突破、紧贴需求抓重点、优化服务助创新等方面再上台阶。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科技项目公开招标、择优立项和评价奖励新模式,每年择优实施“双百”项目,组织企业向上争取立项100个重大科技项目,牵头20多个市级部门协同推进实施100个重大科技项目,帮助企业缓解土地等要素制约和人才、融资需求,力求“研发项目上水平,平台项目聚资源,成果项目出效益”。探索市场化选才育才新机制,采取人才投资基金和人才引导基金跟进的择优支持方式,争取到2015年累计引进1600名领军人才,集聚7000名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中的项目筛选培育、利益共享、诚信管理、长效合作、中介服务等机制,重点支持科教城加快建设一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争取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快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建立一批科技支行、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小贷公司和科技保险公司,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引导企业集群,争取到2015年,全市形成以10家左右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100家左右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为骨干、100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引导园区提升:制订完善“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专项发展政策,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评价,促进创新要素向园区集中、高端产业向园区集聚、重大政策向园区集成。引导产业集聚:围绕常州市重点打造的十大产业链制订创新路线图,加大招科引智引新力度,超前布局石墨烯、印刷电子、3D打印、4G移动互联等先导产业,力争石墨烯、印刷电子等培育形成1—2个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的先导产业,智能装备、新能源等形成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

    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每年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0家,到2015年达到1000家。推进产业公共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每年重点建设3—5家公共创新平台,开展为产业和企业服务的活动10场以上。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和社会资本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孵化器、加速器。到2015年,孵化、加速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培育科技型企业达到6000家。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