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视点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发生多起疑似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致死事件,这在疫苗接种领域几乎前所未有。每一个死亡婴儿家庭为之承受巨大的痛苦,而公众心理由此受到的冲击也无法忽视。
相对于庞大的接种基数,这几个案例虽然属于个别现象,但对社会尤其是家长们心理的冲击还是不小,尤其是,个案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虽说疫苗本身具有一定风险,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但同一家公司的疫苗接连出事,且事后没有立即停用,这种反常现象到底如何解释?而且,死亡只是疫苗不良反应的极端情形,还有没有其他不良反应?新闻所浮现的冰山一角,也折射出公众对于疫苗安全的某种焦虑。
在经历了几年前山西“高温暴露”疫苗风波,以及江苏狂犬病假疫苗事件后,疫苗在公众心目中的安全感曾一度急剧下跌。如何处理“疫苗事件”,考验着食药监部门、地方疾控部门,以及涉事企业的危机处置与公关能力。
这次“疫苗事件”,再次把突发公共事件必须透明化的问题推到了前台。重大事件发生后,公众迫切想知道的就是事件的真相,最渴望了解的就是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公开信息不仅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而且可以匡正失实的“小道消息”,避免以讹传讹的恐慌。
人们总希望疫苗是“完美”的——既能保护所有接种者,又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对预防接种不良事件进行总结时写道:“现实总非完美”。在发生“非完美”事件后,国外一般会审慎有余,而不是强调不能“因噎废食”的“正确的声音”。拿英国举例,2009年出现首例注射宫颈癌疫苗死亡案例,在不能确信与疫苗有关的阶段,英国卫生部门暂停了这项国民接种计划。这种暂停是整体暂停,而非暂停某个批次疫苗的使用。事实上,暂停是为了打消民众的“疫苗犹豫”,等待调查结果重建疫苗信心。由此来看,身处漩涡之中仅凭一句“希望市民放心”的表态,恐怕很难化解市民揪心的“疫苗犹豫”,有关部门和涉事企业不妨再做得彻底一些。
众所周知,疫苗本身属于低毒预防性药品,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概率,每年都有少量孩子因打疫苗产生后遗症,造成身体残疾。而注射疫苗期间巧合发病死亡事件,也时有发生,媒体亦有过相关报道。可见,疫苗本身并非绝对安全,但在现有医疗技术水平下,通过大范围注射疫苗实现相关疾病防控,仍然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即便疫苗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也不能就此否认其功劳,民众亦不必太过恐慌,需要理性对待疫苗。
我们无法完全杜绝这一可能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的“小概率”和“偶合”问题,然而,疫苗监管部门的责任心是否到位?一些基层卫生机构是否存在利益熏心?对于可能的“假冒伪劣”的查处遏制,以及对于生产、仓储、运输环节的全程无缝监管等,实际上完全可以做到“100%”。疫苗安全问题寄托公众信赖,关系政府公信力,一次次疫苗安全事件的发生,实质上在一次次戳痛公众对疫苗安全的信赖。
在公众长期以来对疫苗安全已有忧虑的当下,亟待重拾的是社会公众对疫苗安全的信心,这不仅仅是“紧急封存”能够弥补的。
唯有首先正视问题,暂停接种相关疫苗,然后用公开公正的调查说明一切,才能够真正消除公众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