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秦继荣:给武器设计“大脑”
文·本报记者 操秀英
■ 人物档案
秦继荣,中国兵器第207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秘书长,兼任山西省兵工学会理事长、总装仿真技术专业组成员、总装装甲装备光电火控技术专项组组长、《火力与指挥控制》编委会主任委员,何梁何利基金2013年度“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他长期致力于我国陆战机动平台火力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负责研制了我国第一个上反射镜稳定的指挥仪式坦克火控系统,创新突破了行进间首发命中射击的系列关键技术,产生了重大的国防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火力控制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吗?乍一听到“火力控制”这一名词,记者在心里嘀咕。看多了电影大片里各种先进武器的火拼,总觉得 “瞄准”、“射击”是一种很成熟且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

    或许许多对武器知之甚少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武器的火力控制是离普通人稍显遥远的技术,可这是秦继荣一生的关键词。在准备采访查阅资料时,记者才慢慢了解到火力控制有多重要。

    “打中打不中,完全靠火控”,是评价火控系统在武器系统中地位重要性的表述。“先敌打击,首发命中”是考核火力控制系统关键指标,是决定战场生存能力及装备战斗力的核心要素。

    有了这样的认识,记者脑海里先入为主地有了一个如武器般冷峻严肃的形象。真实的秦继荣却如冬日午后阳光般温暖。一副眼镜、一脸微笑,一个典型学者的形象。带着浓重的山西口音,他给记者讲述了他和新中国火力控制研究一起成长的历程。

    瞄准国际先进火力控制系统

    通俗理解,火控系统相当于武器的大脑,一个灵活的大脑必须要及时发现目标并准确发出指令击中目标。

    秦继荣正是我国陆用机动战斗平台“大脑”的设计者。

    时间回到上世纪70年代末。刚大学毕业的秦继荣成为中国兵器工业第207研究所自动控制室一名年轻的技术员,该所是我国陆用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研究的国家队。

    那时候,我国地面机动突击平台火力控制系统沿用从苏联老大哥那儿拿来的技术,仅具有静止间射击固定目标的功能,也就是说只能瞄准静止的物体,这显然不适应现代化军事作战的需求。当时国际上的主流发展方向,即具备行进间精准射击运动目标能力的火力控制系统,在国内尚属空白。

    改革开放伊始,打开国门的中国显然还得不到国外发达国家高精尖技术的青睐,而先进的火控技术更是被严密封锁,只能自力更生。

    1986年,我国立项研制某型号新一代坦克。该项目的一大核心目标就是自主研发具备行进间精确射击运动目标能力的火力控制系统。虽然国家下决心做这件事情,但是对于怎么做,各方意见并不统一。

    一种观点认为,应首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先行研发相对简单的机电式简易稳定式火力控制系统,另一种则认为要做就应该一步到位,瞄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研发反射镜稳定的指挥仪式火力控制系统。

    这两个系统听起来都颇为复杂,简单点儿说,前一种好比最早的“286式”电脑,后一种则如速度和性能高很多的我们今天用的电脑。前一种相对简单但稳定性和准确性等性能较差。

    秦继荣是坚定的第二方案支持者。他的选择并非只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工作的头两年,我们研究室的年轻人主要是进行基础研究工作,搜集国内外的前沿技术,正是在这过程中,我了解到第二种方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秦继荣说。

    “我们当时反复与有关部门及军方强调,中国只要是想发展现代化的地面作战机动平台,反射镜稳定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是必经之路,我们必须迈过这道坎,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退缩。”秦继荣说。

    但是一种新型坦克研制毕竟不是纯基础研究的探索项目,稳妥起见,解决有无成为第一需求,而秦继荣等人呼吁的先进系统成为第二方案。这一任务落到他的团队身上。

    刚过而立之年的秦继荣走上了一条比想象中更艰难的路。

    奠定我国陆战武器火力控制系统技术路线

    瞄准当时德国最先进的“豹Ⅱ”坦克火力控制系统,秦继荣带领团队开始了上反稳像指挥仪式坦克火力控制系统的研发。为了降低难度和加快进度,他们一度寻求与德国的合作,但遗憾的是,合作因某些客观原因中止。

    秦继荣等人只能从零开始,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去克服。

    坦克以20公里/小时速度在颠簸不平的路面行进中,要跟踪瞄准、精确命中2000米远处的静止或运动目标是相当困难的。

    上反稳像指挥仪式坦克火力控制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目标发现、跟踪控制、信息融合、弹道计算、伺服稳定、惯性导航、平滑滤波等技术综合集成。

    当时,满足车载环境的精密传感器、陀螺仪、伺服元件、执行机构均难以购置,而他们又不可能每个部件都自行研制。秦继荣带领一批年轻人,细化技术指标,构建实验系统,解决系统控制的难题。同时,在经费投入非常少的情况下,走访有关厂家宣传产品市场前景和国防意义,说服航天803所等单位自行立项研制为项目配套服务。

    与高难度工作对应的是少得可怜的经费。由于并非国家选择的第一方案,也不是正式武器型号的研制,虽然得到军方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但经费还是较少。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5年艰苦攻关,1994年5月,秦继荣团队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个瞄准线、射击线双向独立稳定的指挥仪式坦克火控系统,在包头试验场实现了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成功射击,3发3中的成绩充分证明了系统的先进性。

    但这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军工产品必须经受恶劣的环境考核试验。随后,他又带领10多名青年技术骨干全身心投入到了在包头某厂的“进寒区百日大会战”中。试验期间,他每天盯在现场做试验,亲自当炮手体验系统操作平稳性和快速性,优化控制算法。为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他吃饭在想,走路时在想,经常是迎面走来的熟人打招呼,他没有反应。

    在这个项目中,他首创了“智能自适应射击门”、“变结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以及武器/炮塔全电力驱动控制”等技术,创造性解决了坦克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中等起伏路面行进间命中射击运动目标的难题,开创了新的技术体系,奠定了坦克火控技术发展路线,使我国坦克火控技术跃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上反稳像指挥仪式坦克火力控制系统中的相关技术随后被成功移植到多个新型车载火力控制系统中。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启动高新工程某履带式步兵战车和两栖装甲突击车项目的研制,秦继荣担任副总设计师及火力控制系统总设计师。

    最终,他们再次填补了我国两栖突击装备在海上浮渡间或行进间实现高精度射击的空白,成功跨越了国外陆军机动突击装备发展的两个阶段。两种装备已成为海军陆战骨干装备。

    200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装甲装备的滚滚铁流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时,人们或许并没有注意到队伍中的某履带式步兵战车和两栖装甲突击车,然而电视机前的秦继荣却盯着它们出神,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来之不易。

    创建独立学科,让指挥控制技术走下“战场”

    为了适应未来信息化、无人化作战要求,秦继荣带领团队对网络化分布式火力控制系统与无人化火力控制技术前沿进行探索和研究。继续求索在科研一线的同时,秦继荣又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秘书长。

    “这个学会的成立太不容易了,可以说比研制一个型号更难。”秦继荣笑着说。

    在他看来,没有学科支撑,火力控制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后劲。秦继荣说,海湾战争后,美国对指挥控制提出新的内涵和定义,而这也引发了各国对指挥控制的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演进发展,各武器装备系统日益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多武器平台联合作战又组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巨大系统。

    秦继荣越来越感到,发展基于网络条件下的火控技术,推动火控事业创新发展,迫切需要有相应的基础学科作支撑,充分整合国内专家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学术资源,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但长期以来,指挥与控制只是零散地分布隐藏在其他学科当中,并没有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学科。于是,他萌发了创立“指挥与控制学科”的想法。

    2004年,他开始为成立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奔波。“但是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你必须告诉大家,你的学科定位是什么,它的内涵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同一年,秦继荣立即着手开展了指挥与控制学科建设的课题研究。幸运的是,在他们结题时,国家正在进行学科分类标准的修改。他们的研究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指挥与控制系统工程”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纳入了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GB/T13745-2009),在此基础上,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才成为中国科协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国家一级学会。

    “指挥与控制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研究的不光是武器系统的火力指挥与控制,它还包括应急救援、公共安全和反恐维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因为,只要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就会有指挥控制行为的发生。”秦继荣说,他们希望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等对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管理、军事转型及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国家战略研究和协同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