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张小龙:手机时代的“地球观察者”

    芦山地震发生后人们通过微信与外界取得联系,多年不见的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重新热络起来,父母可以通过微信与大洋彼岸的游子免费通话……腾讯给出的一份数据显示,国内外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2.719亿。异军突起的微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种颠覆传统社交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

    这样一个庞大的微信网络是如何建立的,未来还能给人们带来哪些惊喜?它是坚不可摧还是昙花一现?张小龙和微信团队又是一群怎样的人?许多人对此充满好奇。

    牛仔裤、休闲鞋、套头毛衣和衬衫,还披着件米黄色夹克。12月一个冬日的下午,记者在位于广州TIT创意文化园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见到张小龙时,这个中年男子确是一副十足的IT青年打扮。

    关于微信,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开机时那不同寻常的画面——一个面对蓝色星球的孤独背影。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开机画面呢?

    张小龙并没有明确给出过自己的答案。但不少人说,那个庞大蓝色星球和渺小身影的画面,表现了人类孤独的内心。也许正说明微信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交流与沟通的心灵渴求。

    软件工程师出身的张小龙,对技术有特别的敏感。新媒体时代,通过新的技术和应用改变人们的生活,是张小龙和其他很多IT人追求的梦想。

    刚开始做微信时,身为“腾讯高级副总裁”的张小龙给下属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每天要花费6—8小时上网逐条浏览用户关于产品使用的帖子。有人建议他可以请下属代劳,再翻看汇报。但他拒绝使用“二手货”,因为从被别人提炼过的内容中,无法体悟出用户细腻的使用感受,无法看到每个用户生活场景背后蕴含着何种广泛需求,更无法洞见内中隐喻的时代潮流。

    如今,在微信团队新搬入的TIT创意园里,有一块用黑色铁板铸成的里程碑牌立在张小龙所在的办公楼下,上面用寥寥数行清晰地记录着,微信从上线到用户数突破一亿,仅仅用了433天。

    从业余时间做Foxmail,到加盟腾讯做QQ邮箱,再到开发微信,有人感叹说,当很多IT创业者还在安慰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时,张小龙却“做了三次,成功了三次”。但其实了解他的人都觉得,张小龙始终在做一件事——做好一个产品,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坚持做爱做的事情并从中获得快乐。

    微信开机页面中,那个意味深长的“地球观察者”,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张小龙的性格:总是默默站在热闹喧杂的人群之外,静静观察大千世界的纷繁复杂,用近乎偏执的专注抽丝剥茧,在技术开发中找出事物的本质,再用最人性化的方法解决问题、满足人们实际需要,同时也成就自己的梦想。

    (据新华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