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而深邃的目光,厚重的话语中始终不离对弹药保障和军事物流的思考。用他的话说,弹药保障和军事物流就像为强努备好箭矢,再辅之以收放自如的膂臂,之后方能弯弓搭箭,百步穿杨。
他,就是总装备部某研究所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穆希辉。论学术,他潜心科研,成果颇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军队或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获国家专利20余项;论荣誉,他屡获殊荣,桂冠夺目,荣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总装军事训练先进个人,获中国科协青年实用工程“求是”奖、总装备部优秀人才奖、总装首届科技创新贡献奖……然而,他最看重的“头衔”却是“军人”的称谓——在我军弹药保障的科研道路上,他始终以一名战士的姿态冲锋在前。
“弹药保障事业就是我的阵地”
“弹药保障事业就是我的阵地。”这是穆希辉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6年,穆希辉走马上任研究所的总工程师。时值“十一五”开局之年,为了推动研究所科研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解决科研手段建设与军内科研机构职能转型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所党委的领导下,他率领团队积极探索在全系统、全寿命装备管理体制下研究所的定位、职能和任务,成功申请并完成了“军械装备维修保障”和“通用弹药储存与销毁研究”两项科研条件建设项目,为组建军械保障设备论证试验评估中心,提高研究所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部队换装速度加快,装备保障难度越来越大,穆希辉敏锐的意识到作为全军军械装备保障的专门科研机构,研究所承担的保障科研任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为此,他开始了紧锣密鼓地筹备:积极推进科研流程的优化和固化,强化对科研项目立项评审和开题评审,提出了“一般项目集中鉴定,重点项目重点组织”的课题审查模式,倡导完成了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完善,组织开展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认证……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研究所的运行效率开始倍增。
近四年来,研究所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军队或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1项,在总装军内和通用装备保障科研重大项目立项,以及博士后基金项目、装备预研项目和国家863项目的立项上成绩斐然。
情注“神臂”挽雕弓
上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中美军一个机步师每日消耗弹药三千吨,弹药保障却依然充足,当时这一数字深深地刺激着穆希辉的神经。“现代战争离不开弹药高效保障,一定要研制出我们自己的集装弹药机械化作业装备!”穆希辉为自己立下了“军令状”。
知易行难,此时横亘在穆希辉面前的,是从后方仓库到前沿阵地供应链上多个环节上一道道难题。课题刚起步的时候,穆希辉带领团队忘我地工作,从总体论证到关键技术攻关,他们在研究中一点一点探索,在实践中一个一个地验证,在失败中一步一步地前行。最忙的时候,他一星期仅仅休息17个小时。经过900多个日夜的研究,第一代弹药快速保障装备“全地形野战装卸车”研制成功,一举填补了我军集装弹药野战保障装备的空白。
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大家都为取得的成功想松一口气的时候,穆希辉又鼓励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了冲锋。为了获得第一手科研资料,他深入滩涂、山地和雪地等恶劣的作业环境,考察书本上没有的数据。实验初期,由于试验场地偏僻,每次汇报实验结果和数据,他都要骑40分钟的自行车到最近的乡镇去发电报。为攻关车辆的登陆问题,他在海滩上风吹日晒,一呆就是一个月;为检验车辆低温作业能力,他踏冰雪进低温试验室,通过不断研究实践,使车辆在零下41度的低温环境中也能运转自如……苦心人,天不负。最终,该项目突破5项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我军通用弹药保障一度存在的恶劣环境下作业受限、洞库吞吐能力弱、作业装备跟不上部队机动等难题。
耕耘数载,春华秋实。如今,他带领团队已研发出成套弹药供应保障机械化作业装备,有效解决了我军大型弹药洞库装卸搬运、危险弹药遥操作挖掘搬运、作业装备空降机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军弹药快速供应装备从零到系列化的飞跃。
甘当红烛为人梯
自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穆希辉已从一名助理工程师成长为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27年的科研工作经历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一枝独秀不是春,人才兴旺春满园。积极为年轻人创造成长成才的环境,是穆希辉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
穆希辉常以古训“小智谋事,大智谋德,睿智谋人”提醒自己,人才储备是我们装备事业最关键的后盾。研究所创办的《军械》杂志发行之初,发行到全军团以上单位,搭建了军械装备战线科研学术交流的平台。担任杂志副主编的穆希辉在工作中发现,虽然年轻人投稿热情很高,但高质量学术论文还是凤毛麟角。一番深入调查后他发现,对理论思考不深、创新意识不强是年轻科研人员的“通病”。为此,他为人才培养开了一剂“药方”:以课题开拓思路、以任务增进动力、以交流促进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整个团队创新性明显增加。给课题、压担子、选派参加学术交流……几个回合下来,问题迎刃而解。
作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穆希辉积极协调和统筹工作站建设工作,通过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广泛宣传、项目扶持,有效引进了地方和军队的高学历人才,优化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秩序,发挥了博士后在学科前沿的攻关能力,一大批科研成果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穆希辉已培养博士4名、硕士7名。他指导的5名研究生,先后出版编写著作3部,在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