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全方位聚集创新要素 (中篇)
——写在烟台高新区“二次创业”五周年之际

    □ 本报通讯员 张玉鹏 本报记者 孙明河

    2013年12月11日,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一期工程12栋建筑中又有8栋主体封顶,其中的生物科技园综合服务楼投入使用短短一年时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院等“国字号”科研院所入驻,20多家海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聚集,10余名海归博士扎堆创业。

    “园区生物医药技术链不断完善,9大公共技术平台开始运转,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相继建立。”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副总经理杨小平博士说,“有了技术链和公共技术平台,园区就像一个‘大磁场’,不断汇聚高端人才团队、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

    建设创新平台

    未来10年内,生物科技园将吸引100家以上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研发中心实验室、300家以上生物技术公司入驻,打造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一流生物技术园区。在烟台高新区,像国际生物科技园这样的创新平台还有很多。在生物技术领域,依托拓普邦生物科技园,建成快速药敏检测试剂盒技术服务中心,成为全省分子生物研究的重要服务平台;在电子信息领域,依托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建成海量网络数据计算、大规模网络仿真、天玑网络深度信息服务等“三大平台”;在先进制造领域,依托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清华大学打造了胶东汽车技术现代服务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政产学研结合为特色,面向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关键技术设计研发服务的综合平台。

    有了平台支撑,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生物医药领域,涌现出绿叶制药、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等自主研发实力强劲的企业或园区;在海洋科技领域,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在海岸带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高端装备领域,既有瞄准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的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又有能为国产大飞机配套的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研发的“天玑大规模网络信息处理系统”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山东海瑞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是烟台高新区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入驻企业。不久前,海瑞药物公司新研发的降糖新药普兰林肽进入技术攻关阶段,该公司副总经理谢洪福找到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相关负责人,申请使用公共技术平台。相关试验很快在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分析测试中心完成,该中心负责人和烟台大学药学院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帮助企业分析试验数据,进行联合攻关,几个关键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每个企业、研发公司都有各自的创新点和技术优势,但不可能贯穿产业全链条。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既有各类公共技术平台,也有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这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谢洪福说。

    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以技术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为导向,按照国际化标准与定位搭建了9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包括生物技术中心、海洋生物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中试基地、药物筛选和评价中心等。这些公共技术平台通过配备各类专业化人才、开放使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为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科技金融结合

    资金缺乏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烟台高新区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助力科技型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在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由在校大学生王志强创办的卓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相约高新区”第二届烟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摘得金奖,获得了风投公司300万元的扶持资金。“我们会将风投扶持资金的三成投入科研,并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卓越新能源公司正处于创业成长期,这笔扶持资金将在公司的成果研发、市场开拓以及完善管理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山东华鼎伟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有烟台市唯一的LED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国家专利1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迅速扩张的市场份额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让企业资金链捉襟见肘。在烟台高新区财政局,华鼎伟业公司总经理刘尚伟将助保金申请资料交到工作人员手中。“企业受益于助保金政策,去年获得了900万元资金扶持,公司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销售额翻了一番,今年前3个月的订单就与去年全年持平。”刘尚伟说,此次他申请1500万元资金,计划新上一条生产线,销售额至少再翻一番。目前,烟台高新区财政局、经发局、科技局共同推荐的5家园区企业已获得总额为5000万元的助保金贷款,有效缓解了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我们建起了5000万元助保金平台、设立了4.6亿元创投基金和3000万元大学生创投基金,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烟台高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设立科技信贷补偿资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信用担保公司,园区拥有了10.8亿元的融资担保能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今年10月揭牌运营的烟台银行高新区科技支行,是烟台市首家科技银行,专注于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投所投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定向性、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多可获得300万元贷款,有效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解决缺乏资金的“成长的烦恼”。这是高新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又一创举。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以往‘产学研’不成功,大多是没有发挥‘政’和‘金’的作用。”高新区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积极推动各类创新要素的互动和融合,建立完善科技政策引导服务体系。为此,高新区研究出台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等8项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创新设立科技信贷补偿资金、天使基金、金融超市和信用担保公司,与风投公司合作设立首期规模1.5亿元、中长期规划20亿元的烟台蓝色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尝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结合等新型融资方式,目前已对区内20余家企业提供发展资金过亿元。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初步搭建了全区科技金融政策措施体系,先后引进各类金融机构12家;推动建设烟台高新区国际金融文化中心,以打造烟台市“文化旗舰、金融航母”为目标,建成后将成为高新区乃至全市金融机构集聚地、金融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挖掘人才资源

    去年7月20日,高新区成功举办了“聚焦烟台高新区”2012海外华商博士投资创业合作交流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8名华商博士与会,3名博士现场达成入区创业意向。

    这是烟台高新区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又一得意之笔。对人才引进工作,高新区向来不遗余力。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通过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带领一批创新团队、支持一批优势学科、带动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大力实施“蓝海英才计划”,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设立1亿元的“人才特区”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的创新扶持基金,提供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最高1000万元的贷款担保和最高150万元的贷款贴息,在提供创业启动资金与办公经营用房、银行贷款贴息与担保、资助研究经费、生活津贴以及专利资助等方面,研究制定了一揽子优惠政策,其政策力度和优惠力度走在全国前列。

    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总投资60亿元,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以“山东”冠名的国际生物科技专业园区,是国家新药研发大平台——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为国家创新药物(烟台)孵化基地,聚集了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美国哈姆纳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20多个创业项目入园孵化,一半以上项目由优秀海归人才创办,引进博士学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5名。

    目前,高新区人才引进势头强劲,10人入选烟台市第二批“双百计划”,占全市70%,2人入选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与此同时,设立了规模1亿元的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为招才引智提供载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生活居住等服务配套,让人才真正来得了、留得住;通过发挥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吸聚作用,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创新创业的舞台,从而培养和集聚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