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抓机遇 共发展 促进测试服务业做大做强
2013年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才萌
2013年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
联盟举办“测试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技术研讨会”
联盟参加中国新材料产业博览会

    12月19日,“2013年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翠宫饭店召开。来自国家认监委、科技部、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市科委的领导,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等众多国家级检测机构的负责人以及科研院所、仪器厂商、检测用户、产业基地、投资机构等共计150余人参加了论坛。

    在北京市科委持续支持下,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发展已近十年。由联盟主办的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备受材料测试行业关注。今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测试服务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局面,国有检测机构的转型和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联盟召开的高峰论坛以“转型与机遇”为主题,通过搭建主管部委、测试机构、仪器厂商、检测用户等上下游的交流平台,探讨和分享新形势下国有大型检测机构的发展创新和重要举措,旨在促进材料测试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产业化进程。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围绕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的热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管理部主任肖良做了《中国检验检测市场发展趋势与资质管理展望》报告,介绍我国国家级质检中心发展情况及在最新政策环境下政府监管的政策变化,鼓励检测机构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中自由竞争,谋取发展。科技部调研员王光辉介绍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鼓励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发展由单一检测向综合性检测发展,通过市场化服务形成新兴服务业态;北京市质监总局总工喻红介绍了北京市质监行业检测机构发展的总体框架和现状,并对检测行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构想提出了建议。北京市科委许心超处长介绍了北京市对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的最新政策,强调发挥联盟的创新主体作用,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的王海舟院士介绍了《材料基因组计划表征技术平台建设构想》,报告介绍了通过确立基本单元与高通量表征技术结合的革命性方式,大大缩短新材料研发应用周期,将引领材料研发以及材料测试行业的变革,代表了材料检测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秘书长肖澜通过发布《2013年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对检测行业总体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详细介绍了联盟对我国材料检测行业总体市场和需求的分析,重点阐述了材料检测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和建议。

    此外,会议还就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国有检测机构改革及市场化发展、检测仪器技术创新、检测机构的管理办法进行了探讨,论坛就材料检测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方面的交流,受到参会观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好评。

    在制造业总体环境低迷的情况下, 2013年北京材料检测机构平均增长率超过20%

    据《2013年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传统制造业经济整体下滑。其中,有色金属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09.7亿元,利润773.1亿元,同比下降12.45%;钢铁行业实现利润664亿元,同比下降49.4%。但我国服务业仍保持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3%,比2012年年底提高0.7%。

    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检测行业均保持了15%左右的快速增长,即使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时,检测行业仍实现增长,体现了良好的抗风险能力。2013年,我国传统制造业经济整体下滑,测试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民营检测企业发展迅速,上市检测机构平均增幅20%以上。

    对联盟成员中的15家代表性检测机构的历年统计数据来看,联盟总体检测服务收入就从2003年的几千万发展到2013年的21.3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因测试带来研发的服务收入增加,2013年与检测有关的总服务收入达到28.1亿元。2006年—2011年年增长率超过40%,其原因与原来产值基数较低,总体规模呈现快速增长。2012年年增长率达47.5%,除检测服务收入自身快速增长的原因外,包括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TC”)全国布局公司规模迅速扩张、食品安全危机等带来突发式业务量增长。2013年联盟成员单位在制造业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年增长率下降,但仍保持了20.3%的高增长率。

    对15家重点单位的统计显示:2013年收入过亿的成员单位有8家,收入5000万以上的有11家,2013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其中联盟成员CTC、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中航工业集团北京航材院检测中心、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检测中心等七家单位2013年收入持续增长,年增长率超过25%。由于目前国家和地方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整体经济形势有望回升,主要材料检测机构加大了市场化发展步伐,通过积极政策引导和产业促进,北京材料检测机构将有望保持30%以上增长。

    2013年,我国材料测试服务业市场达1296亿元,预计2014年突破1400亿元

    2013年,材料测试服务业的潜在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296亿元,比2012年的1200亿元增长8%,预计2014年达到1400亿元。在五种典型材料测试服务市场中,建材测试服务市场规模最大,为350亿元;钢铁材料测试服务市场规模为102亿元,比2012年增长7.37%;有色金属测试服务市场规模为160亿元,同比增长10.34%。预计,2014年,建筑材料测试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78亿元,有色金属测试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72亿元,钢铁测试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10亿元,复合材料测试服务市场规模为62亿元,其他新材料测试服务市场规模为220亿元。

    从区域来看,华东、华中、华北、华南四大区域在全国材料测试服务市场中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13年市场规模分别为603亿元、197亿元、157亿元和150亿元,四个区域的测试服务市场合计占到全国材料测试服务市场规模的81.8%。

    在进出口方面,2012年我国与材料检测相关的进出口产品贸易总额为16344.21亿美元,进出口产品测试市场需求为82亿美元。2013年中国进出口产品贸易材料测试市场需求增长3.8%,达到85亿美元,增速和2012年持平。

    机制创新和市场化发展成为国有检测机构发展的主流,股权收购和外地分支机构建设成为北京材料测试机构规模扩张的主要手段

    从检测机构发展趋势看,国际检测机构以综合性、专业性、国际性为特点,为行业和产品提供全产业链、一站式的质量解决方案和检测验证服务。目前,北京众多国有检测机构以专业化的、行业性的检测业务为主,大都是附属于国有单位和机构的二级单位,今年来国有检测机构法人化和市场化发展以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以市场化服务谋求长远发展。未法人化单位已加强了营销团队的建设,同时,通过股权收购和自建分支机构等方式和京外机构京外建设分支机构,已成为材料检测的行业主流。同时,向综合类检测机构发展、向全范围第三方机构发展成为行业先行者的发展思路。

    以联盟成员单位为例,CTC是2006年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积极寻求检测服务业规模发展,重组整合属下检验认证资源成立了法人化的单位。经过资源整合和业务重组,CTC已从单一检测实验室整合成综合性检验认证机构,通过联合重组和股权收购等手段,公司逐步实现了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为中心实验室的战略布局,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基地。CTC经过近9年的发展初具规模,无论在业务广度及深度上均得到了全面提升,已经成为拥有13家分子公司、集检验认证一体化的集团公司。服务收入已经从几千万发展到近4亿元,公司已通过国家证监会待审,计划过会上市。

    钢研纳克2010年整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检测资源,打造集检验检测、检测装备、标准样品、人才培训等一体化的综合机构,形成整体优势。纳克检测和仪器已初步具有行业影响力,已在上海、青岛等地建立分支机构,并计划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随着航空航天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服务收入迅速扩大。与民营资本成立了面向社会测试服务的独立法人单位——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为地开展航空测试技术的民用化和技术推广进行了探索。2013年试金石公司检测服务收入已达6000万元,预计2014年将超过1亿元,并计划在与绍兴、贵阳等地开展合作。在检测服务业发展中,民营机制如何与航空系统事业单位的机制融合和创新发展将成为其发展首要关键问题之一。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开始了独立法人化的转制改革探索。依托原有在有色金属和电子材料的技术优势,发展综合性检测业务。目前,已收购了上海一家从事有色金属业务的测试中心,后期将就收购的测试中心进行补充和完善,预计明年正式成立分公司。

    此外,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07年将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市五金及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市木材与家具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三个市级质检站,以及国家塑料管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五金门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个国家级检验中心(即“三站两中心”)的检测存量资源整合在一起成立法人化单位,已成为服务收入过亿的检测机构,2013年,投资过亿的国家建筑防火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在北京窦店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检测中心在石家庄等多地建立了分支机构,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联盟内多家成员单位也都开始了法人化、市场化的探索和进程,并取得初步成效。

    联盟成为促进检测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推手,北京材料检测在技术、标准、信息化平台等方面优势明显

    2004年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成立的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已成为我国“材料检测”代表,集中了北京地区众多材料检测国家级和市级检测机构,几乎涉及材料检测所有门类,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通过近十年的发展,联盟已在首都材料检测机构服务业发展、联盟品牌建设、共性技术研究和标准、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形成紧密型联盟,并已成为促进检测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推手。首都材料检测在技术、标准、信息化平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为检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联盟共有30家成员单位,其中重点检测机构15家。服务模式由简单的分析测试向高端测试服务业发展,提供的服务范围涵盖建筑材料、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众多领域。联盟重点单位基本上都是属于各个行业代表性的国家级实验室及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检测中心占全国64%,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联盟重点国家级检测机构大多数承担了各行业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在标准制定中做了大量工作。在联盟的大力推动下,联盟成员主编或参编标准1900多项,国际互认20 余项,提升北京市材料测试服务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联盟在标准化方面已做工作如下:(1)在建材、钢铁、有色金属、航材、家电等多个领域,进行“百项标准”建设,重点支持检测技术开发和标准制定工作。2009年以来,已取得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37项、行业及企业标准92项。(2)以数据库建设为手段形成联盟标准资源共享优势。已建冶金领域和建筑材料两个标准数据库。冶金领域标准数据库以航材院检测中心牵头,联合联盟8家单位共同建设,目前已完成了标准数据库的体系设计和建立,录入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共计1864项,目前数据库已可以实现动态检索和在线查询功能。建筑材料领域标准数据库依托北京建筑材料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已收录了标准1100多项,并与检测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结合。(3)开展了第三方检测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技术(TIMS)规范研究,针对我国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的难题,组织跨领域跨行业的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需求调研,完成了开发平台的信息系统架构设想和功能设计。

    前期,针对行业和社会对跨领域和集成式服务的强烈需求,实施“一站式”材料测试服务平台建设,计划搭建第三方、跨领域、跨区域、全链条的技术及业务协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材料测试集成服务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一期建设获得市科委立项支持,一期建设以贴近民生、门类众多的建筑材料为切入点,系统完成业务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一站式”服务模式研究及设计等工作,在不影响联盟单位现有业务的情况下,探索公共服务平台与单个检测机构业务纵向集成的实现机制。“一站式”服务平台除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外,将以共享服务目录、检测标准库、检测设备库等为基础,探讨公共服务与检测机构业务融合,探索跨领域、跨区域、全链条的服务模式创新机制。“一站式”服务首先在建筑材料领域开展示范,然后再推广到其他领域。2013年已经顺利实现了一期建设目标,后期工作重点将立足与平台市场化、商业模式和机制设计,探讨将通过市场化服务形成集成服务平台持续发展动力。

    北京材料测试将形成50亿元的服务业规模,联盟力推四个重点工程建设

    围绕做大做强北京材料测试服务业,依托首都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北京形成“创新引领、技术引领、标准引领、市场引领”的新型材料测试服务业,形成产业规模大、服务能力强、全链条服务的以材料测试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服务产业集群。未来几年内, 力争保持北京材料测试服务业30%以上增长速度,培育一批收入过5亿元的具有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形成50亿元规模的材料测试服务业,全链条服务规模达100亿元,同时打造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首都测试”整体服务品牌,构建材料测试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1.材料检测前沿技术发展工程

    一是针对材料基因组工程的前沿技术,发挥北京创新资源的优势,积极开展相关测试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加强与国际先进机构的合作交流,占领技术制高点,引领技术发展潮流。二是加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等服务。三是积极针对国家新材料专项和国家重大专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需求,推出一批检测方法、研发一批关键设备、形成一批检测标准、开放一批检测服务,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科技专项等实施提供全面检测支撑。

    2.联盟标准化工作推进工程

    联盟积极推进联盟标准建设,促进联盟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衔接,提升联盟标准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在先进的检测技术、前沿检测技术、交叉领域标准等方面体现联盟平台作用,提前布局并形成联盟标准,推动联盟成员单位为行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联盟积极取得国家标准管理部门的支持,尽快将其转化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另外,联盟还可以针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热点和难点,建立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联盟标准,在联盟内部实施,从而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3.首都材料检测科技服务业示范区建设工程

    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推进高新技术服务业的要求,依托首都产业资源和创新环境,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引领、资源共享、示范辐射”的发展思路,支持材料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和模式创新,促进优质检测技术、检测服务落地北京,培养一批具备规模优势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充分发挥总部经济优势,打造首都材料检测科技服务业示范区,整合海淀、通州、窦店、顺义等检测基地资源,形成以物理集聚为主导、信息化平台集聚为手段的产业基地, 同时凝聚设计、研发、测试设备、认证、信息服务等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业集群,形成基地集成优势。依托首都材料检测机构在全国20余家分支机构,扩大首都检测影响力,探讨共建京外基地,探索科技服务业示范区及材料检测联盟与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西部地区等地的整体合作。

    4.材料测试服务业市场化支撑工程

    针对国有检测机构提升市场化服务的共性需求,联合京内骨干材料检测机构形成市场化合作共同体,设计机制合理、权责对应、利益共享的长期市场化合作机制。在大客户开发、共建京外基地、市场营销宣传、企业高级管理和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在企业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首都材料检测市场化能力提升。推动“一站式”材料检测信息平台建设,积极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向商业化服务模式转变,使得平台良性运营,促使平台具备自我良性和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