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 为人才创新创业开辟广阔天地
——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新建(中)与自治区领导联系关护人才代表交谈。冯晓摄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着力强化党管人才领导格局,以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以创新机制政策为动力,全面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八桂大地正在逐步成为各类人才充分迸发创新活力、创造智慧和创业激情的热土。

    “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人才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来,广西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如何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新建。

    强化党管人才格局

    以人才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号召。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结合广西当前的发展形势,您怎样看待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作用?

    周新建: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历史和现实表明,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幸福富裕、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中央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章,专门对党管人才工作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报告中提出的许多重要论断,对于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迈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给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开辟广阔天地。这是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体制保证,有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人才强桂战略取得重大进展,科学的人才理念逐步确立,人才小高地建设成效明显,引才聚才育才工作扎实,人才数量持续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人才发展的规划体系、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为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与广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相比,人才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仍不适应,仍然存在明显的“人才瓶颈”、“人才短板”。刚刚闭幕不久的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目标而奋斗。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明确指出,广西最大的制约是人才,必须坚定不移地为赶超跨越聚贤纳才。对广西来说,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人才的集聚,必须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以人才事业的兴盛繁荣来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新时期,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职责,就是协助各级党委管干部、管组织、管人才,坚持“三个轮子一起转”,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在人才工作方面,组织人事部门起到的作用,借用小平同志的一句话最为贴切:“管理就是服务”。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管人才,就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平台,把有关人才工作的部门、单位联系联络起来,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创一流的标准和要求,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为引进和培养人才服务,为人才创新和创业服务,促进人才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度融合。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要求,依托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全区人才工作的宏观规划和综合协调。今年5月,我们提请将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更名为领导小组,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亲任小组组长,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黄道伟同志和我担任副组长,包括新增加的自治区编办在内的20个厅局主要领导担任小组成员,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党管人才格局。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立即要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市党委、各县(市、区)党委以及人才相对密集的系统和单位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人才工作。同时,各市、县(区、市)也按要求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构,配齐配强人才工作力量,落实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保障重大人才工作实施。

    总的来说,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推进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作为党管人才的牵头部门,我们应当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历史方位,勇于扛起将人才工作提升为人才事业的政治担当,着力完善促进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的政策体系,积极培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红利”,为广西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对全区人才工作进行科学谋划

    记者:人才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而人才工作只有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针对性,才能更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广西如何抓住当前本地区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各项人才工作?

    周新建:党管人才是时代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在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于广西这样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来说,困扰我们的难题很多,比如人才发展规划问题、人才作用发挥问题、高层次人才选拔管理问题、人才资金投入问题等等。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广西人才工作的特点,根据广西发展战略和优势产业需要,及时掌握对人才类型、数量和能力素质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广西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实干特点,围绕广西发展需求和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展深入调研评估,把重大人才工程、重点人才项目做实抓好,推进人才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开展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对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进展情况、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点工程和项目推进情况等进行评估,总结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改进意见,保证人才发展规划有序有效推进。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中央组织部,对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关于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阶段性的调研总结。

    开展重大人才工程专项评估。按照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要求,我们组织调研组,深入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的高校和企业实地考察,对全区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制度运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两项制度的实施,有效增强了广西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人才吸纳能力。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出台了《八桂学者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人才小高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专项资金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补助对象、标准和开支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根据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部署,对全区高校高端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认真总结广西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做法、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规范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开展战略支点人才支撑系列专题调研。为筹备年底召开的全区人才工作座谈会,我们围绕“把广西打造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开发新的战略支点的人才支撑问题”,组织各市党委组织部、区直主要人才部门、重点企业高校等,先后召开了6场专题研讨会,面对面听取了90余位各方面代表的意见建议,研究当前人才工作突出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从实践和一线中梳理完善人才工作的思路。

    秉持开放合作理念

    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记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多年的成功举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持续开放开发,对接东盟一系列平台的形成和巩固,广西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尤为迫切。另一方面,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广西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暂时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从广西的实际出发,如何探索一条解决地方高层次人才问题的便捷途径?

    周新建:高层次人才对事业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只有最大力度地集聚人才、用好人才,特别是发挥好高层次人才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脱胎换骨的赶超和跨越。就广西人才队伍建设来看,高层次人才一直是一块“短板”,必须采取非常措施、非常办法,下大力气重点发展、优先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坚持高端引领、全面带动,开放合作、借势借力,深化拓展与区外优势平台的合作交流,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面向海内外集中选聘高层次人才。今年,我们按照有平台、有需求、有资助、有任务的“四有”要求,组织全区102家用人单位,整合八桂学者、特聘专家、自治区人才小高地、自治区高校“百人计划”等5个层次的引才平台,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中八桂学者需求76项,特聘专家96项,高校“百人计划”52名,人才小高地人才30项。目前,各引才平台评审结果已经产生,其中八桂学者拟聘16人,特聘专家拟聘20人,自治区高校“百人计划”拟聘13人,自治区人才小高地拟聘4人,各地各单位自设平台拟聘91人。拟聘人员中包括国家“杰青”5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5名,中央“千人计划”人选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各1名。

    加强多层次人才交流培养。今年,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我们主动争取中央金融单位支持,一次性集中专项引进了34名金融管理人才到广西挂职服务,强化了广西建设战略支点的金融支撑功能。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央企10名高层次管理人才,接收中组部、团中央选派的13名“博士服务团”成员,选派28名领导干部和管理骨干到国家部委、部属高校和东部发达省区挂职锻炼,选派15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赴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等全国重点院校学习进修。广西与中央国家机关、重点高校和中央企业的人才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对接海外创业人才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开展“外国专家广西行”,引进国外智力帮助广西提升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卫生医疗等技术水平。举办2013年海外优秀创业人才广西行活动,吸引来自美、英、德、日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66名海外创业人才,携带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来桂洽谈合作。项目涉及先进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现代农业、环境保护、金融文教服务等领域。广西的柳工、玉柴、桂林三金药业等近50家单位与34位海外创业人才达成65项合作意向,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深化拓展与上海交大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广西和上海交大战略合作协议项目的落实,校地开展互派干部挂职锻炼,校企共建“土方机械协同创新中心”、“汽车先进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组织“上海交大·上海知名企业广西行活动”、“上海交大EMBA移动课堂活动”、“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对话广西金融”活动等一系列务实合作,组织各有关市与交大开展精纯铝、精细化工联合研发,与上海知名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广西和上海交大的“党政商产学研”全面密集合作,已经成为全国校地合作的标杆和典范。

    强化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才战略伙伴”关系。广西连续三年面向北大、清华等985高校定向招录选调生460人,各地各单位在北大、清华举行了一批专题培训,北大、清华选派优秀干部到广西挂职锻炼,接收广西“西部之光”访学进修,共同开展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科技园区创建、挂职锻炼基地建设等。今年6月,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被北京大学确定为“人才战略伙伴”。玉林市建成清华科技园分园,北海市建成清华研究生实践锻炼基地,百色市建成北大师生社会实践基地。目前,北大毕业生的基层就业去向,广西在全国31省区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履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职责,扎实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以来,继续实施千名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面向经济主战场直接培养2115名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自治区和各市财政对通过高技能考评鉴定的技能人才,全额补贴培训费用、技能鉴定费用,仅此项人才补贴每年就超过200万元。实施农业科研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素质提升工程,组织100名骨干农民赴台培训、100名农业科技人才赴台交流考察。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600多名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应考人员进行免费考前培训,从12家社工专业服务机构选派65名社会工作者赴县(区)提供专业服务。

    加强政策机制创新

    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

    记者: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政策和机制。广西如何围绕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人才培养、使用、引进、配置、激励等方面形成突破,以创新政策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周新建:政策活则人才活,机制新则事业兴。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人才资源不可避免地向经济实力强、科研基础好、产业集中度高、创新创业条件成熟的区域集聚,广西面临的人才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我们把改革创新作为激发人才活力的动力,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政策、创优人才服务管理方式,千方百计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人才特区建设。为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人事人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组建了“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工作组”,由组织、人社和北部湾办牵头,主要人才工作部门和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人才办共同联手,强化重点区域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每年安排人才专项经费3000万元用于区域人才开发。目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工作组已经审议提出2014年拟推进的22个重大项目和资助金额,一批指引性好、针对性强、富有区域特色的重大人才项目即将启动实施。

    指导各地各单位创新机制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前两年出台的“1+3”人才政策顺利推进,为各地各单位提供了示范,作出了表率。在自治区党委人才办的指导协调下,各地各单位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创新机制政策,先行先试。南宁市引进“人才金港”模式,创新产业人才引才引智方式,聘任7位海内外专家作为首批南宁市重点产业发展专家顾问,培养一批金融和管理人才,着力破解产业发展提速难的问题。防城港市出台建设东兴试验区人才特区实施办法,在建设创新创业园区、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出台特殊政策,对能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世界一流团队,经审批最高给予2000万元的资助。钦州市实施领军型创业人才“520计划”和“筑巢引博”工程,抓紧建设北部湾国际人才创业基地,首批引进13名博士后挂任本市经济部门、建设部门和重点园区副处级领导职位。梧州市提出引进紧缺人才一揽子实施办法,创建人才储备中心,强化人才开发投入,创新人才服务举措。相对边远的贺州市也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深入开展市校合作,推进引才育才“双千计划”。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综合性高校,玉柴、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知名企业,纷纷制定人才成长计划,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大力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学科创新发展、支撑企业转型升级。

    评选第五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组织开展第五批自治区人才小高地申报工作,经单位申报、组织审核、专家初评、实地核查,从36个申报项目中评选产生进入答辩终评的16个候选人才小高地,最后由专家和人才管理部门领导集体评议,投票产生第五批8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将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扩展到50个,实现了对自治区重点培育的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点学科研究领域的全覆盖。

    评选第八批自治区优秀专家。经个人申报、推荐单位审核、主管部门把关,各地各单位共推荐了412名候选人参评第八批自治区优秀专家。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通过在京中央联系专家分组评审、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自治区党委政府审定,产生59名第八批自治区优秀专家。为实行专家动态管理,同时综合考虑专家年龄界限、作用发挥、所在单位意见及其他硬性规定,组织开展对历年评出的第1—7批自治区优秀专家进行了适当调整。

    加强专家人才服务管理。坚持和改进自治区领导直接联系关护优秀专家制度,并把各地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强化领导联系关护人才制度。牵头协调提高全区在读博士生活津贴,协调医疗机构为自治区优秀专家开展健康体检,组织自治区优秀专家考察休假,保障他们以充沛精力投入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加快建设自治区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开展高级专家数据采集,提升专家管理信息化水平。

    培育创新创业乐土

    为赶超跨越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记者:围绕加快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目标,并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广西下一步如何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周新建:广西发展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好人才。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1325”的工作布局深化全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1”就是把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县三级人才发展规划贯穿始终。“3”就是重点抓好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青年党政人才培养选拔。“2”就是适应自治区党委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的要求,突出抓好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两大区域人才开发。“5”就是抓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平台载体、试点项目及其他项目等一大批重点人才专项,努力建设西部重要人才聚集区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总之,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把更多的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加快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宏伟事业中来。

    今后,我们要更好地坚持以开放合作汇聚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人人都可成才、个个都做贡献的“大人才观”,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思想束缚,遵循人才流动配置规律,既考虑发展的用人需求,又关切人才自身的诉求,用合作共赢的思路导向人才开发。打开视野,放宽心胸,不分国内国外,无论体制身份,哪里人才多就去哪里引,哪里实力强就朝哪里借,哪里经验好就向哪里学,借势借力汇集大批高素质管党理政、经营管理、科技创新人才。

    今后,我们要更好地坚持以深度融合用好人才。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创新驱动、抓人才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通过释放人才动能,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管理创新的科学轨道上来。依据产业培育进行人才布局,依托项目建设开发人才资源,大力引进、培养、发现各类管用合用的人才,解决好制约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的重大关键问题,形成人才和智力向经济主战场集结的生动局面。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互促互动,像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招才引智,像发展产业集群那样集聚优秀人才,引进项目时注重引进管理团队和研发力量,引进人才时注重发掘和孵化项目。

    今后,我们要更好地坚持以政策创新激励人才。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运用政策杠杆,确立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体制界限、条块分割和利益藩篱,拆除“玻璃门”和“弹簧门”,保障人才自由流动、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强化服务职能,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打破简单依靠行政手段解决人才问题的惯性惰性,构建新型人才人事管理制度。坚持事业为重、务实为要,根据人才所需所盼创新管理和服务,加强与人才的思想联系、工作联系和感情联系,建立帮扶成长成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长效机制,鼓励人才潜心研究,包容人才创新失败,让各类人才创造激情和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