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书本课堂”直通“创业职场”
——合肥工业大学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纪实

    □ 本报通讯员 周 慧 本报记者 吴长锋

    时下,正是许多即将读完学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求职的大忙时节。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硕士生梅占龙却还在实验室里安心地做着实验。梅占龙能够有如此底气,缘于他从本科至今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篇,并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科技作品荣获全国和安徽省竞赛大奖,许多用人单位早已向他伸出橄榄枝。

    在合肥工业大学,像小梅这样的学生绝非个例。因循“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办学理念,在合工大就读的研究生大多能真刀真枪投身科研实践,从中学到真本领、增长实才干。

    从“虚拟课题”到“真刀真枪”

    近年来,作为国家重点老牌工科的合肥工业大学,在为社会持续提供技术成熟度高、科技含量高、能快速产业化的大批创新成果同时,学校自身的科研实力也得以充分壮大:科研经费增幅每年约40%,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量增幅每年近60%。2012年,学校实际到账科研经费突破4亿元。

    有了雄厚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做保障,合肥工大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引导各学院和科研机构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凝炼学科方向,以各种渠道加强杰出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后备力量的引进和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

    “2011年以来,学校立项的在研项目总数249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09项、省部级项目230项,其他纵向458项,横向1499项。学校获授权专利403项,其中发明专利274项、实用新型专利120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72项,这些成果与专利绝大部分都由研究生参与。”据该校副教务长张辉介绍说。近年来,该校在加强导师科研工作的同时,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

    合肥工大多渠道建立“产学研”研究生培养基地,目前先后与江淮、奇瑞、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已达131家。学校每年从研究生新生中选拔40名相关专业学生,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联合培养,鼓励要求学生跨学科开展创新科学研究,并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

    过去,该校研究生能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比例较低,不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只能是指导教师自编的“虚拟课题”。而现在,合肥工大80%以上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来源于导师实际课题,学校明确要求,没有主持在研项目的导师不得指导研究生,从而保证了研究生毕业论文必须来自实际课题。投身科研一线,“真刀真枪”地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成为全校所有研究生的必修课。

    让企业家加入导师团队

    2013年11月,江淮汽车第四代电动汽车即将问世。从第一代到第四代,合工大机械与汽车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顾杰始终参与了该型电动汽车核心部件控制器和电机的整个研发过程。而作为顾杰导师的林巨广教授,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公司总经理。即将博士毕业的顾杰,现在已经成为巨一自动化装备公司研发部门的技术骨干,并将留在该公司,继续从事新能源汽车的压法工作。

    而林巨广教授所在的巨一自动化装备公司,正是合肥工业大学创新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江淮汽车合作发起成立的。短短几年间,公司在迈向“中国汽车要由中国装备制造”目标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有着教授头衔的企业家,每年,林巨广都要在合肥工大招收指导5名研究生。

    在合肥工业大学,像林巨广这样在一线指导研究生的企业家并不在少数,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都成为合肥工业大学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企业与学校不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使得一大批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担任起研究生指导教师。

    在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内,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学生“真刀真枪”的锻炼提供条件。这当中,就包括合肥工大与江淮、奇瑞、合锻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建重点科研基地15个。在这些重点科研基地中,合肥工大的研究生能够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合肥工大的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输出了全国80%的生产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核心设备厂家的关键技术,“在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时,我们总是把研究生派到相关企业,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研究生导师,让研究生在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攻关,全程参与产品研发过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告诉记者,由该中心培养的研究生,现在已经全部成长为我国光伏领域的技术骨干。

    合肥工大倡导以科研课题或科研项目为纽带形成导师团队,打破学院与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导师间的交流、研讨与合作,促进导师间的“传、帮、带”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鼓励导师深入企业和科研院所,支持导师与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开展交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不断提高导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2009年,校企共建的“合肥工业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正式成立,学校首批选拔了21名二年级硕士生进驻江淮汽车集团联合培养。到目前,已有30多位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江淮汽车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而学校与奇瑞汽车集团合作设立“奇瑞学院”,按订单式培养51名的汽车领域国际人才也已取得显著的效果。

    “书本课堂”直通“创业职场”

    日前落幕的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上,合肥工业大学参赛项目“卧居智能轮椅”获得团队组第一名、大赛一等奖,成功闯入全国大赛。项目研发团队队长秦海春,从大二开始就着手这个的研究。如今,正在读研三的秦海春和同学们正筹备注册公司,将卧居智能轮椅推向市场,“我们已经拿到了一项发明专利授权和3项发明专利受理,多家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

    合肥工大一直致力于从教学内容、研究实践和学习方式上努力形成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学校从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情况、学位论文的选题、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申请专利、撰写项目申请书,到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研制新的机构、装置和产品,获得各类比赛奖励等方面入手,提出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要求,制定创新能力评价的标准。要求研究生导师必须站在学科的前沿,提供学位论文选题信息,指导研究生选题,鼓励研究生自主选题,而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思考、大胆设想、找准国内外空白点作为自己的论文课题。

    在做好“第一课堂”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合肥工大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两年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校级立项1768项,国家立项234项,参与创新项目人数1万人。2010年,合肥工业大学启动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百千百”计划,计划用3至5年时间,与100个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引进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用于学生进行科学预研的课题1000个,吸纳用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资金超过百万元,实现校企“双赢”。

    在推进学生“教学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触的同时,不少企业纷纷在合肥工大设立“科技预研工作站”,以创新基金项目的形式设立学生科技预研资助项目。在这些政策的驱动下,研究生在学校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得以发挥。合肥工大在诸如“挑战杯”、“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等各类全国科技竞赛中屡获大奖,参赛完成率与获奖面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获奖学位论文篇数也逐年递增。而合肥工业大学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其就业层次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12年,80%的毕业生流向安徽、江苏、广东、上海、浙江等地,50%以上的毕业生到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