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化零为整”的盘活
武警工程大学提升军产土地效益纪实

    □ 张锦星

    “本周,东校区最后三宗地土地证办理完毕。至此,历时6个月艰辛工作,大学东校区5宗共222亩土地的权属确认、登记工作已全部完成,将近20年的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整个土地置换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10月30日,工程大学土地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进展汇报赢得所有参加交班会人员的喝彩。

    2011年9月,武警工程大学正式改建成立。培养任务由专业技术干部向以“合训”初级指挥学员为主,且招生规模比以往扩大了二倍多。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校长龙汉荣介绍说:“过去培养专业技术生长干部,训练场地紧张些不要紧,但培养合训学员就不一样了,他们要身居一线带兵,没有场地就练不好武艺。”

    解决教学场地短缺的问题是大势所趋。大学分校本部和东校区两部分,东校区距离校本部较远,管理和盘活利用效率低。为此,经报请总部批准,该校果断决策作出置换东校区土地,同时在校本部西侧置换300亩教学用地及周至县征500亩训练用地的设想,并提上议事日程。土地置换后,不仅有效解决了教学训练场地不足、教学管理资源有效整合的问题,也使经费问题迎刃而解。

    然而,土地置换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首先为军产土地上“户口”。大学东校区好几宗土地因体制编制调整、历史遗留问题和疏于管理等原因,80%的土地资料不全,大部分土地边界确定较为模糊,补齐手续是关键点。

    与大学有土地争议的席王村,所涉及土地遗留矛盾问题多,且一直久拖不决。负责土地置换的同志们以这个村为切入点,多次向所属区政府、街道办主要领导汇报,与村委会干部协商,耐心解释政策。当地村干部为大家一心为部队建设着想的精神所感动,尤其是攻关组拿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明军用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得到了村委会和村民们的一致认可。经过上下多次做工作协商洽谈,最终村里同意配合大学补齐手续。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工作难度超过大家预期。9月23日,在校长龙汉荣、政委秦友来协调下,陕西省常务副省长江泽林率省、市、区相关部门领导现场办公,就土地置换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为土地置换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按时完成土地置换任务,他们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制定了“主动汇报争取支持,加强宣传消除误解,整合人脉资源拉近感情,找准领导、插队办理、缩短时限”等措施,以签订土地偿清册为突破口,先后走访协调了20多个部门和单位,较完整地搜集了相关征地文件纪要30余份,签订的合同、协议等相关原始资料130余份,确保了土地置换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有力地向前推进。

    土地置换事关大学的建设与长远发展,关系到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实现总部首长决心意图的根本所在,必须按照预定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工作一开始,该校负责土地置换攻关组的同志们就集体向大学党委立下了“军令状”。

    东校区土地置换工作全面开工后,大学审计所负责人、土地置换攻关组组长贺增国充分发挥“外交家”的才能,凭着他特有的耐心,真诚大气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地方领导和办事人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手续。

    正是凭着这股实劲,该校全面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有计划按步骤不断向前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节节攀升,迈向全军一流重点大学的步伐更加自信而坚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