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爱武 专武 强武
广东省紫金县人武部全面建设纪实

    □ 文/吴胜生 阳胜国 张 超 陈国毅 图/甘志辉

    广东省紫金县武装部以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为己任,连续5年被广东省军区评为“标兵人武部”,成为山区武装建设的一颗闪亮之星。

    解放思想破冰前行

    2008年2月,紫金县新年度武装工作会议上,大家的工作汇报基本上是一个“难”字:条件艰苦,搞正规化建设难;经费不足,抓民兵训练难;地方支持力度不大,工作开展难;办公环境差,调动干部积极性难。

    面对重重困难,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在一起谈心、交流思想,一次次的谈心,一次次的思想交锋,为人武部的发展探明了方向,找准了发展坐标定位。

    把思想变思路,把思路变出路,他们制定出了争当全省“标兵人武部”的奋斗规划。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党委“一班人”的积极倡导与带领下,全部“想着干、带着干、算着干、争着干”的氛围日渐浓厚。

    真抓实干多举并进

    “作为山区贫困县人武部,想不到建设工作如此快,想不到标准如此高,想不到效果如此好”。这是广东省军区工作组在紫金县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检查后发出的感叹。“三个想不到”折射出紫金县人武部党委谋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4年前,部党委响亮地提出“三聚焦”:把领导精力向中心工作聚焦,把军事训练向战斗力聚焦,把有限经费向硬件建设聚焦。为了让每一分钱花出效果,他们坚持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哪怕多跑些路,多吃些苦,该省的钱尽量省,能自己干的坚决不找人不花钱。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先后改造装修了办公楼,完善了办公设施,新建了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和干部宿舍综合楼,结束了人武部干部没有公寓房的历史。

    在建设硬件的同时,该人武部还十分注重软件建设,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延续了人武部32年无安全管理问题发生的历史。

    信息化条件下民兵训练管理一直是这个人武部的软助。为此,他们摒弃以往经验式、粗放型的训练管理方式,积极引入先进管理理念,运用地方信息产业的技术优势,使之从定性评价为主向定量评价为主转变,从模糊实施向精确实施转变,准确客观地评估训练水平和遂行任务能力,率先推动训练管理考核向体系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形成了集指挥、训练、物资保障、监管考评和应急5个系统的民兵训练管理的模式。部长吴胜生自豪地介绍:人武部连续3年接受省军区、军分区各种考核,次次榜上有名。

    势头强劲拉锚启航

    298个民兵营连中249个偏远农村,其中212个民兵营连基本一无所有,“四个基本”建设从何抓起?为破解这一难题,人武部全体干部职工兵分三路,一步一步打基础,一项一项抓落实,针对每个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意见,有条件的建起了独立的、功能齐全的办公设施,没条件的就和其他部门合用,只要能满足民兵学习工作需要就可以,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了三分之二的民兵营连建设,为河源市民兵营连建设树立了样板,得到了省、市军地领导的充分肯定。

    “欠发达山区办好这么大工程”的背后,秘籍何在?作为这两项工程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的县人武部部长吴胜生的答案是:“紫金县民兵营连‘四个基本’工程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立足山区民情,坚持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采取全力攻坚、多管齐下的实施办法,得到了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满足了民兵实际的迫切需求。”

    为把每一位技术骨干编进常驻民兵应急队伍,人武部政委阳胜国还演绎了一段现代版的“三顾茅庐”,先后让技术精湛的刘工程师、业务素质过硬的王技师再次穿上迷彩服。在他们的带领下,由30名退伍军人自愿报名组成的常驻民兵应急分队苦练各种应急技能。4年来,这支分队共处置地方森林灭火、应急维稳、抗洪抢险等任务80多次,为当地的和谐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连续4年在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夺冠,被上级评为“标兵应急分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