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焦点
中国成继美苏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国家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此次成功落月,使得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国家。
自1958年以来,世界各国迄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其中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成功率仅有51%。迄今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苏联开展了两次月面无人巡视探测任务。
前沿探索
两名被“治愈”艾滋病患者病情“死灰复燃”
美国哈佛大学一家附属医院宣布,两名在接受骨髓移植后似乎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病情复发,艾滋病病毒已经在他们体内重新出现,血液之外或另有持久而重要的HIV“藏身地”。对苦苦找寻艾滋病治疗突破方向的医学界而言,这一令人失望的消息可谓是沉重打击,但它仍为消灭艾滋病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
找到火星曾有淡水湖的直接证据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部署的、在火星干燥的表面四处逡巡的“好奇号”火星车首次发现了火星曾有一个淡水湖存在的直接证据。这个淡水湖里已经没有水,但在36亿年前,其或曾孕育了微生物。该最新发现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坚实的证据,表明火星曾经非常宜居。
“罗塞塔”探测器明年登陆彗星
欧洲空间局(ESA)正计划于明年执行其首项无人探测器登陆彗星任务,该任务已筹备了10年之久。下个月,处于休眠状态的“罗塞塔”号探测器江北唤醒,朝着名为67P的彗星进发,并于明年11月11日释放一个着陆器,登上彗星冰封的表面进行取样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彗星的组成成分及其在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银河系数十亿行星或拥有对流层顶
华盛顿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地球的大气与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气所共有的对流层顶这一特点,很可能也是银河系数十亿行星普遍具有的。了解这一点或许有助于寻找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外星球,且也可能有助于寻找外星生命。
海床下发现丰富淡水储备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经确认在海底海洋地壳下存在着丰富的淡水,储备量是我们自上个世纪1900年以来从地下所提取的淡水总量的100倍,在当今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可供支持未来人类发展。但需小心的是,这笔宝贵资源历经几十万年形成,一旦开采无法补充。
乳腺癌入侵周围组织的“向导”被找到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已经确定了一类独特的乳腺癌细胞,其是引领癌细胞入侵周围组织的“向导”,而入侵是癌症转移这一致命过程的第一步。小鼠实验中这癌细胞转移的第一步已被成功阻止,其意味着可能找到了癌症“装甲”的薄弱环节以及治疗的潜在新靶标。
本周争鸣
诺奖得主抨击三大科学期刊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兰迪·韦恩·谢克曼,日前抨击三大顶级科学期刊《科学》《细胞》和《自然》选材“浮华”,用“不恰当的激励损害”科学研究,误导年轻研究人员只确信衡量成功的唯一尺度是在顶级期刊之一发表论文。该指责在科学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三大期刊编辑部均做出了回应,表示并不会受浮华因素所驱动。
一周之“首”
太空中首次发现惰性气体分子
两个研究超新星爆炸残骸的国际科研小组分别报告称,他们在宇宙中首次发现了惰性气体分子,并在恒星爆炸的中心首次观测到生命的六大基本元素之一——磷的形成。 此前,科学家已观测到生命的另五大基本元素碳、氢、氧、氮与硫在宇宙中的起源。
一周技术刷新
法科学家找到制氢新方法
法国里昂的科学家们对一个自然过程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一个可大量快速生产氢气的新配方——高温高压下水和橄榄石可生成氢,最新发现有望推动氢气的广泛应用。
用于颅面骨再生的水凝胶支架问世
美国莱斯大学生物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水凝胶支架,可用于颅面骨组织的再生。这种支架初期为液体,到体内后会变成固体凝胶,填满缺陷后可再变成液体从体内清除。
奇观轶闻
喷射200千米的间歇泉
如果身处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你也许能时不时看到高达200千米的壮观喷泉。日前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图像,确定在木卫二南半球的两个区域有着过多的氢和氧,而解释只有一个——其由木卫二喷射出来的水被电解而来。这可能是木卫二冰冻表面下隐藏着一个巨大海洋的最好证据,也是在木卫二找寻生命历程中的“特大喜讯”。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