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高校招生,公开信息才能不负期待
吴佳珅

    ■教育时评

    高校招生长期受到公众的关注。据报道,教育部于12月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提高信息公开时效,做到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

    高校招生工作关系到考生的前途,是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公开高校的招生信息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与之前相比,此次的信息公开细化了许多内容。可以说,这次信息公开的明文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相关部门的诚意。比如在“考生资格公开”这一条款中,对于考生的资格做了详细地规定,“按照国家或省级政策申请加分照顾考生资格,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煤炭企业对口单招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资格。”

    就现实而言,为数不少的高校招生信息并没有公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假如将所有的信息尤其是那些主观性较强的面试和自主招生的信息公布,很容易惹上麻烦并陷入被动。此外,部分高招工作人员习惯于迅速拍板,漠视公众的行为并不鲜见。即便向外发布消息,也是闪烁其词声东击西,有意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

    应该可以说,高校招生大体上选拔出符合应试教育体系的人才。那么,为何在许多人眼里,高校招生布满层层疑云?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增长,人们对信息公开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对于诸如高校招生的热点问题,许多人不仅希望信息的公开,还希望相关信息能够及时详细。这种合理的诉求与那些习惯于“内部解决”的操作者自然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

    而且,信息不公开,没有权威部门解疑释惑,又加上一些耸人听闻的新闻爆料,公众就会很自然地将种种疑虑无限制放大。比如最近被曝光的某名校招办负责人卖出一个“点招”名额100万的“好价钱”。这种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实则从事暗箱操作的行为实在让人痛心。这种“捂盖子”的做法越来越难以让众人信服。

    我们不难发现,不仅仅是高校招生,近些年来发生的许多引发矛盾甚至是暴力冲突的热点事件,在相关部门和公众之间都有着一条缺乏理解和信任的鸿沟。鸿沟的产生与信息不公开直接相关。当公众知情权得不到满足之时,相关部门的所作所为难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其实,对于事关民生的重大决策,相关部门以开放理性的姿态及时传递客观信息,各方应该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之上建立共识。或许惟其如此,焦虑方可以得到纾解,公众的信心才有可能被构筑和维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