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①第四届中意创新论坛吸引了60余家意大利企业,以及来自全国200余位代表参加。
②第四届中意创新论坛现场。
③中意双方在进行项目沟通和对接。
④第四届中意创新论坛上安排了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工领域圆桌会议。
⑤11月15日,第四届中意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⑥在第四届中意创新论坛会场安排了可参与互动的科技成果,图为意大利代表正在体验“裸眼3D”模拟驾驶。
本报记者 管晶晶
11月15日,由科技部、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研部主办,北京市科委承办的“第四届中意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科技部部长万钢、副部长曹健林、北京市副市长张工、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研部部长玛利亚·卡罗扎,以及意大利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李大为等领导出席。本次论坛吸引了意大利驻华使节、60余家意大利企业的100余名企业家,以及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200余位代表参加。
自2010年以来,中意双方已成功举行了三届中意创新论坛,不断续写着中意科技创新合作的成功篇章。中意创新论坛已成为链接北京与意大利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和中意国际技术转移领域的一个知名品牌,而推动企业的务实合作是论坛的根本立足点。
意大利是与中国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最早的西方国家之一。自中意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1978年签署以来,中意科技合作规模逐步扩大,已成为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10月,我国领导人访意期间,与意首脑共同发布了《中意关于加强经济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建设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初步构想。2011年4月,北京市科委与意大利创新技术推广署签署协议,根据科技部整体布局,依托北京市优势资源,整合中意两国相关机构,联手共建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两国政府间官方合作的新平台。
此后,中意两国科技创新部门加强合作,推动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北京市科委与各省市区科技部门、科技园区及两国创新型企业密切配合,在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中形成了“中央政府造船、地方政府划桨、企业主体出海”的工作格局,创造了“政府搭建平台、协调资源,专业机构全面介入、深度服务,合作主体密切沟通、互惠合作”的工作机制,探索了“以台铺面、以链成线、多点落地”的推进国际技术转移工作新模式。
中心运行两年来,已使中意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的规模迅速提升。共组织了双方500多家企业进行3000多项次的技术对接,达成合作意向368项,促成了一批技术项目在国内多个省市落地,目前已完成及正在实施中的合作项目50余项,预计可实现经济效益30亿元人民币。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和快速发展,对新形势下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推动技术转移、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间交流合作,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新平台有新做法
同以往在双边合作框架下直接的项目操作不同,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定位是“推动中意科技园区与高技术企业对接,促进两国间创新合作及技术转移”,强化平台的对接及共享功能,做好做专科技创新服务。在工作中,中心“以台铺面、以链成线、多点落地”探索了“面、线、点”联动、以市场机制推动跨国技术转移的新模式。
形成“中央政府造船、地方政府划桨、企业主体出海”的工作格局
在科技部的顶层设计下,设定了中心整体定位和工作目标,明确了中心开展各项工作的方向,同时由科技部提供主要支持,形成了国家层面的中意合作载体;北京市科委利用自身优势,与各兄弟省市形成合力,具体承担推动国内企业与意方进行对接合作的工作任务;作为合作主体的企业,则结合自身国际合作需求,乘船借力,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搭建的平台走出国门,与意方开展实质合作,实现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开拓市场能力的跨越发展。
以会议、网络、中心为平台,“铺开面”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铺开工作的组织层面,持续拓宽操作层面和辐射层面,较好实现了多层面、多主体的对接。
以会展平台为载体铺开中意技术转移工作的组织层面。中心先后在意大利罗马、江苏南京和意大利那不勒斯成功举办三届中意创新论坛。2012年在意大利举办的第三届中意创新论坛上,50家国内企业赴意参会,与150家意方企业进行280项次对接,形成合作意向120项,实现国家、地区和企业间多层次签约项目9项,13个项目在进行实质合作。在每年的北京市与科技部共同举办的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上,特别安排“中意创新对接专场”。在2013年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意专场上,吸引140余家中意企业参会,进行了120多项次对接,促成200多项合作意向,已有8个项目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预计实现经济效益10亿元人民币。
以信息网络平台为载体铺开中意技术转移工作的操作层面。中心全力打造“中意企业B2B在线对接系统”,迅速搭建供中意双方企业和各类参与技术转移机构日常对接的网络平台,实现了全时段、全天候、跨国境、跨时差的技术供需发布和对接,以及在线交流并获得相应的服务。
以资源平台为载体铺开中意技术转移工作的辐射面。在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中,一开始就整合了政务资源、国际合作渠道资源、技术和市场信息资源、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资源等。如“中意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整合了中意双方50家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形成常态化的创新综合服务体系,以市场机制为牵引,使各种资源在网络成员单位和合作主体间实现无障碍流动。
以信息、服务、协调为主轴,“串成线”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根据科技成果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围绕“发布信息—配套服务—协调资源”这一工作脉络,探索形成并逐渐在完善全过程、全链条的合作和转移服务。
创新链、服务链就体现在通过有效的服务连接起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各个环节。两年来,中心共梳理发布八大领域358项技术信息。基于信息平台和导引,中意双方的企业可实现线上自动实时对接和线下面对面深入的对接结合。围绕对接和项目落地时产生出来的各种需求,中心及参与平台中的中介组织,及时接引金融机构为技术转移主体提供国际投资和金融服务,接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技术转移谈判提供法律服务,整合翻译服务、会计、评估等机构介入技术转移全过程,鼓励各方采用“免费入门、过程增值”模式提供服务,降低对接初始成本,实现中小企业进入对方市场“软着陆”的工作目标。
以园区、机构、技术为抓手,“抓住点”
跨国技术转移,贵在对接到位,重在项目落地。过去的做法,要么只抓一个点,或是各抓各的点。中心通过平台和有效的组织,把多个点抓在了一起。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实现了园区、机构和技术项目等多点落地模式。
推动意大利科技园在华落地。吸引意大利著名高科技园区——热那亚科技园在华落地,与意方共建中意企业联合创新孵化器,双方分别为对方提供1000平米的免费面积用于企业孵化,以孵化器形式实现意大利高科技园区的在华落地。
在机构落地上,一方面,推动国内科研院所与意大利科研机构在华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发中心。包括:四川自然科学院与意方在华共建猕猴桃溃疡病联合研究实验室,解决单纯依赖国外单一国家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推动意大利新技术、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署(ENEA)在华设立面向成果转化的联合办公室等。另一方面,推动国内企业在意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如通过中意创新论坛促成雷力公司与意企业合作在意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研发海洋生物肥料关键技术。以此为基础在意成立合资公司,开拓欧洲市场,预计由此每年可带来8000万人民币收入。
促成一批技术落地。重点瞄准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民生改善方面的技术需要,加大技术转移工作力度,取得显著进展。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心促成中瑞经纬公司与意LPE公司合作推动MOCVD产业化,中方负责改善氮化镓外延晶体质量,意方负责优化硅衬底外延工艺,通过合作大幅降低国内蓝光LED价格,产业化后预计实现年收入达8000万元人民币。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澳多公司在引进意Aviomath公司技术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出高性能环保纤维板产业化工艺技术,一举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垄断。在科技惠及民生方面,意HSD Europe公司主动向国内转移个人防护空气过滤器技术。针对一些地方汽车尾气和雾霾影响,正在进行适应性测试,还计划将该技术拓展应用到家庭排油烟机,以从源头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就像一座桥梁,它加强了中意两国之间科技信息的交流、创新要素的对接组合、互动发展,优化配置各方的创新资源,初步实现了“中意携手,创新共赢”建设理念。
小平台撬动大市场
两年来,中心及其工作快速发展,局面迅速打开,中意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正成为与发达国家双边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外交的亮点。除中央政府创造了很好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外,中心的实践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紧紧围绕企业主体技术转移需求展开工作
技术转移工作是对过去政府间科技合作内容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拓。早期的科技合作主要内容是你找一家、我找一家合作单位,然后做成一个示范项目,其中政府要投入、要指导、还要自我评价。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使这种合作内容发生了变化。首先工作对象变了。工作的实质是如何引导或帮助两个国家间的市场主体即企业,形成一个甚至多个创新利益共同体、风险承担共同体。其次评价的尺度也变了。政府的自我评价变成了企业在评价,市场在评价。所以跨国技术转移工作开展的前提就是要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或技术转移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组织主体以及在转移转化过程的权益主体;工作成效也在于企业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在市场中取得的新业绩。
以小平台、大网络来促进深合作、快转移
平台的作用发挥需要一定的规模,但对平台的生命力起决定作用的是平台正确的定位和合理的运行机制。有了这两点,再小的平台也能成为一个网络的中枢。中意科技合作在中国对外科技合作总体中不算大,中意技术转移中心这个平台就更小,到现在只有几名专职人员,应该说是个小平台,但由于定位明确、机制合理,平台提供了支点,使企业、园区、中介组织等都能撬动市场、政府的创新资源;平台提供了通道,使中意双方科技创新方面的资源较快地实现了互补和优化配置。虽然只是一个小平台,背后却拥有着一张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政到企的一个全覆盖、多层次的工作网络,有从国家领导人到中央部委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参与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网络;有我国驻意使馆到意驻华使馆以及行业协会等国内和国外创新机构密切合作,内外兼顾,梳理创新资源的资源渠道网络;还有包含创新主体、中介机构以及配套服务机构的全链条融合贯穿的转移服务网络,这个强大的网络蕴含全方位强大科技支撑服务能力。由此,小平台和大网络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促进了创新主体间深度合作以及快速而有效的技术转移。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充分发挥了北京作为国际交流中心的优势和对全国的技术带头与辐射作用。一位长期从事科技合作的同志说,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见成交并发挥作用,不仅在于平台定位正确、政府定位正确,而且首都北京的定位也找准了。在中心平台的运行中,北京方面发挥了最大优势,多年积累的国际合作资源、渠道、经验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全国的企业和科技园区、科研机构得到较好的服务。
整合和协同专业化的科技服务
中意两国的市场结构特点是中小企业特别多,中意间的跨国技术转移其参与的主体多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一方面按照技术转移的特点和规律,以产业链、创新链来整合相关的科技服务资源,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各个专业服务机构能够围绕转移转化目标协同合力,共同支持项目落地。这也是这个平台深受欢迎和好评的一个侧面。
贴心的服务赢得中意双方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积极评价。意方热那亚科技园的负责人表示:“高度赞赏并感谢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在我们拓展中国市场建立合作渠道方面提供的专业服务及支持,通过中意中心广阔的信息共享及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得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与众多中国行业内的企业进行交流与对接,使在与中国的潜在合作伙伴进行对接和合作时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国内相关国际技术转移机构的负责人称:“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建立大力推动了中意科技园与高技术企业间的对接,促进了创新技术的跨国转移,实现了两国成果、人才、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其他意大利合作方认为:“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两国合作的典范,已经成为众多意大利企业与中方重点企业和资源联系的纽带。从中小型企业到大型集团,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公司正在开始利用这个平台与中方企业合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前,中意两国均处在各自的重要发展阶段,面临来自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挑战,而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双方共同的未来选择。相同的挑战、共同的选择,带来高度的共识和巨大的合作潜力,这为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培育增长创造了新的机遇。下一阶段,将进一步推进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意设计创新中心、中意电子政务中心和中意创新论坛的创新合作;落实重大科研合作,推动合作机制创新;增进园区产业对接,加强区域创新合作。
继续推进资源和能力建设
在维持中央政府和北京市资源投入的同时,将积极争取更多其他政府和社会资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双方市场上的投资和金融机构,如建立中意技术转移共同基金,择优选择重点技术转移项目进行支持。
继续完善“面、线、点”结合的工作模式
在面上,继续坚持以会议和网络作为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包括继续举办中意创新对接专场和第四届中意创新论坛,促进更多中意企业开展交流合作。
在线上,形成中意技术转移“项目—人才—基地”新主线: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支持一批好的中意合作项目;吸引一批意高端人才来华发展,培养一批对意合作专门人才和团队;对那些对意合作条件好、模式新、成效大的国内机构,择优认定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在点上,进一步推动一批重点园区、机构和项目落地。在园区落地方面,尝试在国内建设中意科技创新示范园、中意产业孵化园和中意科技产业园;在机构落地方面,促进中意双方合作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在技术落地方面,促进一批有显示度、产业带动力强、有实效的重大技术落地。
努力开拓“根、干、冠”结合的新机制
在形成中意技术转移工作主线、机构主干的同时,还将向下做好基础性和服务性工作,扎好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根”,包括组建一支专业化对意技术转移队伍和体系,编制涵盖意大利重点区域、核心机构以及高端技术的意创新资源手册。向上把支撑国家重点工作和各省市重点领域发展作为目标,撑起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冠”,加强顶层设计,选定重点领域,实现有预先布局的中意技术转移格局,如依托意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技术优势助力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利用意智慧城市理念和技术手段促进国内城镇化发展;推动在环境保护与空气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与意方开展项目合作等。
拓展建设针对其他国别的双边跨国技术转移中心
今后将视情况将中意技术转移中心机制向其他国别的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上推广,推动建立针对英、法、德、以、韩等国别的技术转移中心或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