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股权置换令国产企业国际化
天普药业能否完成“华丽转身”?

    □ 本报记者 项铮

    给力产学研

    近几年,国内药企兼并重组进程加快,国内大药企收购中小型药企,跨国药企与国内药企合资的案例不断涌现。天普药业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它从一家国内药企转身变成了一家外资药企。这家规模不大,但却专注于危急重症药品领域的企业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人尿蛋白质生物制药企业,这不禁令人疑惑,一家本土企业有可能成为“洋”企业吗?在转型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能给同行什么借鉴?

    不一样的重组之路

    最近几年,医药界较受瞩目的案例是辉瑞与海正、默沙东与先声的合资。2011年,跨国药企辉瑞公司与我国海正药业成立合资公司,海正药业拥有合资公司51%的股权,同年,默沙东和先声药业合资,默沙东持有51%的股权。

    业内人士分析,海正和辉瑞的结合,是辉瑞在中国市场战略的延伸。辉瑞需要进行产品尤其是仿制药产品的国土化建设,海正是从特殊原料药生产商向仿制药生产商转型,这符合辉瑞扩大在华仿制药生产和销售的战略意图。于是,双方不谋而合,成立了合资企业。从默沙东角度来看,与先声药业共同成立合资企业意味着默沙东的部分成熟药品销售范围可扩大至中国的基层医疗机构,默沙东拥有51%股权,似乎地位更主动。

    这两家公司的合资代表了一种趋势,表明国内药企已经成长,而跨国药企在华模式也亟须转变。在此大趋势下,天普药业则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三年内,天普药业经历了频繁的股权更迭。创始人离开,瑞士奈科明控股,日本武田收购奈科明,日本武田拥有天普药业51%的股权,天普药业在动荡中成为一家外资控股药企。与海正辉瑞、先声默沙东不同,天普药业更希望成为一家外资药企。

    不同的重组模式,不同的药企走了不同的道路。据记者了解,之前,我国似乎没有从本土药企转变成外企的成功先例。

    发扬本土精神

    吸收外资特长

    2011年,李翰明被任命为天普药业总经理。从履职之日起,他就承担起了重任,“天普药业逐步过渡为一家国际性企业。”

    李翰明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一个外企那么简单,天普管理与运营国际化才是我们的标准。”至今,李瀚明已经履职2年,“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李翰明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以前,天普药业是一家研发型企业,虽然发展从未停滞,但视野不够开阔,完成股权改造后,天普药业正在按照计划提升企业水平”。保留好元素——天普药业“阳光、简单、务实”的企业作风,同时,李翰明对公司做了很多调整,从人力资源架构,企业文化到整合研发项目,天普正在逐渐加速国际化进程。

    药企成功的关键是老板具有开放的理念,李翰明研究了其他企业的并购,吸收外资药企的优点,同时发扬本土药企的精神,更快适应中国市场,加速决策速度。

    有些非常国际化的东西不适合天普药业这个“半土半洋”的药企,李翰明没有在天普强硬推行,“股东要求我们做的一些事,目前不适合天普,我暂时没有做,需要等以后机会成熟时再行动”,李翰明从一家外资药企跳槽至天普,他深谙外资药企管理之道,“应该带来有价值可吸收的东西,而是注重带过来的方式方法,注重带来的时机。”

    坚守自身发展方向

    今年12月4日是天普药业20岁生日,20年来,天普药业的产品线始终专注于危重症领域,坚持以市场为先导,以研发为后盾,以持续性科研创新奠定公司在天然尿蛋白药物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天普药业是一家研发型药企,1993年启动人尿肽原酶研发项目,1999年获得CFDA的一类新药临床研究批件,花费12年时间研发出第一个产品凯力康,之后一直在治疗危重症药品领域耕耘,目前已经形成以凯力康(注射用尤瑞克林)、天普洛安(注射用乌司他丁)为龙头的产品链,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尿蛋白质生物制药企业。遗憾的是,因为几乎没有利润,近几年天普药业引以为傲的产品尿激酶不得不停产。目前主要依靠凯力康和天普洛两个重量级药品支撑。

    多年来,天普药业是研发新品起家的,因此多年来,天普药业持续在药品研发上投入巨额资金。

    除了注重企业自主研发外,天普药业还成立了天普研究基金,期望科研机构、医生、企业和患者一起努力,提升我国危急重症领域水平,为此,天普先后投入1800万支持危重症和围术期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重点支持可形成循证医学证据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同时鼓励具有创新性的单项研究。 除此之外,2012年天普药业设立了“天普凯力康研究基金”,主要针对中、青年神经内科医师进行学术研究支持。

    “天普药业致力于发掘和整合自然潜力,用智慧、洞察力、创新精神和爱心,造福生命健康,提供最佳合作体验,在危重症领域成为值得尊敬和合作的生物医药领军者。我们整合资源,转变思路,边研发边合作,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5%投入研发。”李翰明说。

    除了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天普药业还积极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提高产品质量。该公司于2011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新版GMP认证,是广州市第一家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

    天普药业的快速转变令业内刮目相看,这令李翰明又走近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令业内尊敬的药物公司”。对此,李翰明非常谦虚,天普药业20年的快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医药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生物技术产业被国家列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发展的前景不可限量。未来天普药业将继续抓住机遇,凝聚各方力量进行创新研发,为公众提供质量安全、疗效确切、经济可及的产品。

    天普药业正待完成“华丽转身”,希望成为从本土药企向外资药企转变的极好范本。

    ■链 接

    2011年天普的年销售额达到9亿多元,其中天普洛安贡献了7亿多元,凯力康的销售规模也突破1.3亿元,目前天普药业药品销量持续增长,到2016年天普药业公司希望成为销售额超过20—40亿的企业,跃进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前五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