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燕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一代手机霸主退出江湖。这场交易并不会让诺基亚离开,它只是涅槃重生,并将有可能成为国内手机产业的梦魇。
诺基亚战略转身 国内手机产业面临严重危机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和诺基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艾洛普在公开信中说:“今天标志着一个革新创举的新时刻。”
微软于今年9月3日以5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并以21.8亿美元购买其约3万项专利为期10年的授权。10年的专利使用权占了总收购价近三分之一。
人们通常见到的是类似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那样的“打包”捆绑收购,以避免未来出现知识产权纠纷。诺基亚出售时将手机业务与专利一拆为二,在通信行业收购史上非常罕见,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诺基亚专利的价值。
移动行业优质专利的价格一直不菲,诺基亚的专利更被形容为“金矿”。微软在其收购文件中称,诺基亚的专利组合是“与无线连接相关的两大最有价值专利组合之一”。
据了解,从主流通信标准,到重要手机特性,诺基亚在全球拥有覆盖范围广泛的约4万件专利,2G与3G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专利中,有四分之一来自诺基亚。任何手机厂商的产品都不可避免地可能会被诺基亚所持有的专利覆盖。
2012年,全球咨询集团汤森路透和全球专利评估机构AOP(Article One Partners)联合发布了“LTE领域必备专利前景报告”。这次调查重点是根据专利标准的关联性和有效性来综合评定一个企业的专利竞争力占有率,其中诺基亚以18.9%的份额占据第一,显示其将成为LTE专利市场的最强势企业。
知识产权咨询公司Lumen SV合伙人迈克尔皮埃昂特兹(Michael Pierantozzi)称:“对诺基亚而言,没有直接出售专利,意味着肯定有其他方法来收回这些专利的价值。”
诺基亚发言人马克·杜兰特(Mark Durrant)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称,到目前为止,诺基亚并未将自己的大量专利广泛授权给其他厂商,而是利用这些专利来抵御竞争对手。杜兰特说:“与微软交易完成后,我们将不再拥有自己的移动设备业务,届时我们会考虑向外部厂商授权部分技术专利的可能性。”
当诺基亚以手机生产销售为主业时,专利的重要价值之一体现为与其他实体业务厂商通过交叉授权获得平衡,但这起并购案将使诺基亚摆脱手机业务的束缚,向手机厂商收取高额许可费的行为或将不可避免。
事实上,近几年诺基亚已开始采取更加激进的专利收费策略,包括多次直接对行业内厂商发起知识产权诉讼,被诉企业包括苹果、黑莓、HTC和华勤等。2011年6月诺基亚与苹果的专利大战和解,估计苹果支付和接近高达5亿欧元,后续专利授权每个苹果手机将付给诺基亚近4欧元。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受手机业务制约不便于亲自现身收取高额许可费,诺基亚开辟了另一条备受质疑的营收渠道。自2007年起,诺基亚陆续向16家“专利流氓公司”转让专利超过1千余族,通过收入提成等方式间接获取高额专利许可回报,间接起诉超过34家业界公司。
一旦诺基亚肆意追求高额专利许可费,将逼迫利润极低的中国厂商退出北美、欧洲甚至中国手机市场。
据推算,交易完成后中国厂商预计每年需向诺基亚支付约20亿人民币左右的专利许可费,诺基亚每年从中国市场获得的国内和国外手机厂商支付的专利许可费可能超过50亿人民币。对于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国内手机厂商,生存将更为艰难。在价格敏感的中国市场,许可费成本最终将转嫁给消费者,并将引发激烈的市场洗牌。
专家称商务部应当承担起保护竞争和产业的责任
目前该并购交易还没有最终完成,仍处于各国反垄断主管机关的审查过程中。
著名反垄断专家北京大学盛杰民教授认为,该并购安排将使诺基亚沦为“专利流氓”,极大地损害市场竞争和手机产业的健康发展,并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中国的反垄断主管机关商务部应该高度重视该并购交易的审查,高度重视其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在并购审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把可能的竞争和产业影响降到最低。
盛教授的观点道出了在并购审查中及早识别竞争影响,及早消除竞争影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商务部在微软并购诺基亚交易中及时干预,才会避免行业灾难的降临,从而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以往的和正在发生的案例都在说明,在并购审查环节如果反垄断主管机关未能及时干预或干预不到位将会给行业带来巨大损害。
2011年,微软和苹果等公司联合成立Rockstar公司,斥资45亿美元收购传统老牌通信设备巨头北电公司约6000件强大专利组合。由于该并购案涉及破产程序下的资产出售,美国司法部等审查机构虽对此案进行了调查,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并没对该交易施加任何限制条件,仅裁定对被收购专利的运营“保持监控”。就在微软和诺基亚并购交易宣布后两个月,Rockstar就向微软在手机操作系统的宿敌安卓阵营发起诉讼,被诉方包括谷歌、三星、LG、HTC、泛泰、华硕、华为和中兴等最主要的安卓厂商。
近日有媒体报道,印度反垄断主管机关已正式启动对爱立信公司专利滥用的反垄断调查,这起调查似乎来得迟了些,此时,爱立信离剥离手机业务已过去了两年。
正如著名反垄断专家北京大学盛杰民教授指出,目前利用专利攫取高额许可费的竞争危害已为各国反垄断主管机关所关注,并纷纷出重拳加以规制。近年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欧盟反垄断机构分别就谷歌和三星涉嫌滥用专利的行为进行调查。但这种事后救济不免使人感叹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最终无法弥补对相关产业造成的现实损害。
微软宣布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消息不久,欧盟和美国的反垄断主管机关正式收到了加拿大厂商Sierra关于诺基亚滥用专利行为的投诉,这一方面印证了产业对于诺基亚目前以及将来危害竞争的担心已经变为现实,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欧美厂商比国内厂商有更多的途径获得救济,他们不但可以通过并购审查给诺基亚施加限制条件,而且即使此次并购未发生,受害方也可以通过反垄断调查程序规制诺基亚的专利滥用行为。
国内厂商目前还没有看到第二条救济途径的可操作性,更凸显商务部通过此交易的并购审查以解决现实或未来风险的重要意义。
今后国内的手机产业能否继续保持健康兴旺的发展态势,有赖于良好的竞争环境,有赖于微软和诺基亚的并购交易所产生的产业威胁能否得到有效解决。
编后:
专利原本是为了保护发明人的利益、鼓励发明创造,现在已成了各大手机巨头博弈的工具,甚至成为投机者为追逐最大回报而进行交易的投资工具。
谷歌2011年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1.7万多项专利及7500多项专利申请让谷歌获得了与竞争对手抗衡的“武器弹药”。
三星对阵苹果,三星与微软对阵苹果,谷歌对阵微软与诺基亚,谷歌对阵微软与苹果,苹果对阵宏达电(HTC)……围绕数字图像存储方法、摄像头设计、Wi-Fi技术、常用软件应用以及大多消费者没注意到的次要功能,智能手机行业诉讼与反诉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专利对智能手机的重要性,从过去四五年巨头间持续不断的“混战”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在当前的专利体系中,更出现了以打专利官司为生的“专利流氓”。他们通过从其他公司、研究机构或个人发明者手上购买专利,发动专利侵权诉讼来赚取和解金或赔偿金。
美国“专利自由”网站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苹果被“专利流氓”起诉至少171次,成为“专利流氓”眼中最大的“肥羊”,三星、宏达电和谷歌等也分别被起诉超过100次。美国波士顿大学一项研究称,如今美国科技公司一年因“专利流氓”损失290亿美元,而智能手机行业目前总规模也不过近3000亿美元。
2011年,爱立信将其原有的手机业务转让给索尼,此后两年中,没有手机业务限制的爱立信通过诉讼、专利分包以及扶持“专利流氓公司”等种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向手机厂商收取高额专利许可费。据传,剥离业务后爱立信将专利许可费提高了近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