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基地综合楼 |
基地综合楼内景 |
“感恩社会,服务百姓健康”大型公益活动现场 |
□ 本报通讯员 赵媛媛 本报记者 王建梁
始建于1955年的山东省中医院,是全国建院较早的中医医院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山东省中医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也是山东省惟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自医院开诊以来,医院不断创新理念,攻坚破难,冲破藩篱,经济效益每年递增,医者仁心的社会形象遍誉齐鲁,绘就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聚泉城之灵修 蕴齐鲁之学养
山东省中医院现为高血压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山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山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首批“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中医药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全国教科文卫体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医院占地面积187亩(其中西区58亩、东区129亩),总建筑面积达21.6万平方米,总资产15.4亿元。编制床位1600张,年门诊量162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4万人次。设有26个临床一级科室、18个二级科室以及8个医技科室。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6个。医院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力量、高超的医疗水平、强大的综合实力,为病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山东省中医院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在这里既有一批知识渊博、造诣精深、享誉省内外的老专家,又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业务专长突出的中年骨干,更有一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勇于开拓进取的青年人才。有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卫生部、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泰山学者岗位3个,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名中医药专家30人,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140人。医院雄厚的人才力量,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为医院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迈进奠定了基础。
打造基地平台 建设医疗高地
2008年12月11日,是一个山东省中医人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注定会被山东省中医人所铭记;
这一天也注定被写进山东省中医发展历史册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确定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共16家。在全体省中医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长期地准备、激烈地竞争和层层遴选,山东省中医院当选为重点研究高血压病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接着,2009年6月15日,医院正式发文成立基地领导小组和管理委员会。基地建设项目国家投入建设经费8000万元、省政府配套资金2亿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综合楼于2010年9月15日奠基,同年11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7月26日结构主体封顶,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基地综合楼总建筑面积50300平方米,占地447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4层。设有13部垂直电梯和8部扶梯。一至六层设有16个门诊单元,六至十三层由14个病区组成。共设床位542张,安装设备670台(套)。这座集门诊、急诊、住院、手术、医疗检查、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楼,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彻底改变了医院的诊疗环境和条件,将作为基地以及医院的临床科研中心在未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记者采访发现,基地综合楼在立面造型设计中充分考虑中医院的特有属性和文化建设的内涵,结合院区现有建筑和时代特色,大胆创新,采用现代建筑创作手法,将传统建筑的文脉、神韵、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从现代建筑中折射传统文化,寓意传统中医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灰色石材、深色钢构、白色玻璃,体现出建筑的和谐与大方。大厅地面拼花运用中华阴阳鱼元素,体现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形成的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阴阳鱼及中药柜和中式元素演绎的拼花与整个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理念相互辉映,融为成一体。而单个的回纹元素象征着中草药枝干环绕在变形的中药柜之间,变形中药柜图案使空间产生一种亲切和谐之美,同时又演绎了源源不断的吸纳医学文化相辅相成,体现了中华医药源于本草。
经过山东省中医人3年的辛勤耕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以高血压病为重点研究龙头,紧紧围绕高血压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月经病3个重点病种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制定了阶段性和中长期工作计划,形成了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总体架构,在重点病种研究的关键环节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临床科研信息共享平台、伦理审查平台、检验中心ISO15189认证等工作均通过了阶段性验收。实质性地推进了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研究团队的合作,开展了课题协作、技术咨询、学术交流、研修互访等工作,形成了多学科融合、知识结构互补,创新能力突出、协作能力强研究的态势。积极探索基地运行机制,循序渐进地进行了“依托医疗机构进行研究基地建设”的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山东省高血压中医研究所”的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基本上实现了“打基础、建机制、谋长远、见成效”的建设目标。
描摹未来发展蓝图
谈起医院未来建设发展目标 ,医院党委书记高毅目光长远,长策在胸。他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中医院的发展愿景言简意赅:就是建设中国一流中医院。
他说,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是国家大力发展、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重大举措,更是该院积极参与深化医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快医院全面发展的大好机遇。医院将紧紧围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探索促进临床和科研协调发展的新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力争实现医院与基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双赢”。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成为全国中医高血压病临床研究中心、山东省中医人才培养中心的同时,将医院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结构合理、设备配置先进、人员队伍精良、研究方向明确、科技优势领先、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运行机制创新,具有很强中医临床研究与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在国家中医药服务和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临床科研中心和现代化中医医院。从而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色与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全面实现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整个山东省中医药在研究水平、临床疗效、新药研发等领域均进入国内先进水平,拉动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弘扬中医国粹,为服务百姓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50年磨一剑
记者注意到,在中医药创新的路上,在为千百万百姓医疗服务的途中,山东省中医院留下了一串串浓墨重彩的创新印记。
58年前,从山东省中医院成立第一天起,医院决策者便高擎“改革创新”的大旗,全面吹响创新的动员号角。
58年的不断创新实践,已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建设未来。从决策到理念,从管理到机制,从团队到文化,从人才到技术,从服务到品牌,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激情持久不衰的创新,正引领山东省中医院乘风破浪,在如今的市场大潮中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