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公益捐献缘何面临困境

    □ 李 颖

    一周视点

    无论是自愿遗体捐献,还是自愿骨髓捐献,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然而,在即将过去的11月份,却出现了两件拒绝捐赠的事情发生,不仅让人愕然。

    11月初,22岁的枣阳小伙张琪病危之际,致电武汉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却被告知“自己来填表,不提供上门服务”。经各大媒体聚焦“上门难”事件之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回应称:已经关注这起事件,准备联合有关部门商讨研究解决办法,让捐赠者的爱心得到充分尊重。

    对于遗体捐献的事情,多半情况之下是当事人在弥留之际才会作出的决定,他们大部分人都已不具备上门亲自填表的条件,这时,假如红十字会仅仅以人员紧张、分身乏术这些理由来拒绝捐献者的捐赠善意,或许被拒绝的捐赠绝非少数。遗体资源向来供不应求,面对遗体捐献者,红十字会却用人员紧张来婉拒,既是众相争抢的稀缺资源,却又一点也不被珍惜,这样的事情让我们拿什么相信红十字会的慈善本性呢?

    无独有偶,11月中旬,在西安工作的小魏准备捐献自己的骨髓,谁知血站和骨髓库均表示,今年采集骨髓的任务已经完成,要捐献只能等到明年3月,小魏不明白:“怎么捐献骨髓还有任务?”对此,陕西骨髓库资料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表示:受财政经费限制,每年各省市募集捐献骨髓志愿者的工作都有人数限制。

    原来每年各省市募集捐献骨髓志愿者的工作都有人数限制,一般3000到5000人不等,采集任务由国家骨髓库向各省配发;而受财政经费限制,每年都会有用于采集骨髓血样的专款下发到各省市,这笔经费用完了,募集志愿者的工作也就结束了。只是这样的制度,与生命至上的价值底线,显然相去甚远。

    一边是骨髓库资源有限,相对于救命的“刚需”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捐髓库大门难开,相较于社会爱心涌流,“话难听、脸难看、门难进”。横亘其间的,看似两个理由:一个是钱,没有预算,血液样本没法检验;另一个是考核制度,志愿者每年定量要求,完成任务就旱涝保收,至于救死扶伤或治病救人,显然不如活生生的绩效考核来得严肃而实惠。于是,一个地方的数字满了,就不可能再另外拿出近500元的血样检测入库费,而相关方面的说法是,“一直在争取中央和地方更大的财政支持。”

    捐献骨髓遭拒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某骨髓库告急”的新闻。而当下我国骨髓捐献“货源”并不充裕,这样强烈的反差委实叫人纳闷,何以不在平时做足功课,尽力而为征集尽可能多的有效样本,以应对不时之需,而非得待到“告急”时才临时抱佛脚向社会求援?

    当真缺钱,可以申领、可以募捐,哪怕是向白血病人家属伸手,何至于年年等着下拨而不急不躁?要是任务满了,面对时时吁求不得的手术需求,各地总可以相互调剂,地方部门完全可以协助志愿者去别的地方献爱心,何至于非要冷冷地推到来年?冷血的制度,固然值得反思;而在冷血的制度面前,乏弱的执行力与需求常态,更让人如芒在背。

    众所周知,我国器官、骨髓、遗体捐献等公益慈善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然而,主动要求捐献的志愿者却被拒之门外,这显然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说到底,公益服务需要观念转变,更需要作风改进。

    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