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
与院士争论有那么可怕吗?
《科学文化评论》的十年坚持
本报记者 李大庆

    就科学问题与院士争论有那么可怕吗?11月2日上午,88岁的范岱年就讲起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几年前,这位曾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供职的老先生写了一篇有关唯科学主义的文章,里面有与中国某位院士争论的内容。文章在国内一份科学类报纸上分几次连载。见报后范先生发现与那位院士有关的争论内容被删得面目全非。他十分生气。这时他找到了《科学文化评论》杂志主编。主编同意将范先生的文章一字不改,全部刊登。“十年来,我也就写了十几篇文章,但其中多数都发表在《科学文化评论》上。”范岱年说,我希望这本杂志继续保持敢做敢评的精神,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做出贡献。

    范岱年所说的《科学文化评论》杂志11月2日迎来10岁庆生。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曹聪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哲学教授刘闯不远万里也来参加杂志创刊10周年的座谈会,国内各地从事科学文化研究的学者也莅临恭贺。

    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是许多参会学者的心声。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哲学部教授徐飞说,科学已经成为一个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势领域。在中国,很多时候人们对“科学”这两个字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了,一提到科学很多人就把它当成绝对的真理,社会上甚至出现了学理科的看不起学文科的现象。《科学文化评论》杂志和我们的学者,有义务和有责任去厘清真正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理论是什么。

    学者与院士就科学问题进行争论本是一件好事。但报纸不敢登,《科学文化评论》杂志则无所畏惧。杂志的前任主编之一、中科院副秘书长曹效业回忆10年前办刊时说,那时我们想的是“科学重在学术”。

    杂志的另一位主编、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刘钝则在座谈会上重复了当年第一期的发刊词: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使文化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一任务同探索生命和宇宙的秘密同样重要。这是一盘真正的“六合之棋”,需要大决心、大手笔、大投入,其意义并不亚于登上月球和编纂一部王朝的历史。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