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挑战杯”大赛中,盐城工学院的参赛作品《全自动快速脱缆装置》荣获一等奖和全国仅20所高校所获的“交叉创新一等奖”。一个地方普通工科院校凭什么能够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创新团队又靠什么在强者林立中问鼎挑战?
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盐城工学院将“卓越人才”培养的理念融入工程教育全过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构建了立体成长空间,在学生中催生了一批科技创新先锋和科技创新竞赛大奖。
累积创新 “厚土”
在学生个人和团队科技创新的背后,体现着学校高层对“回归大学本位,致力培养卓越人才”的深刻思考。
学校把实践教学提升到是否能够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高度来予以加强。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明确要求实践教学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的30%,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专业、产业三个层次面的实践训练,构建开放性多层次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全新工程教学体系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根植的“厚土”。
获奖作品指导老师、机械优集工程学院院长周海教授说,由于考研只考理论,不考实验,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在追求考研率中,重视理论,忽视实验。在他看来,比起研究型大学来,作为普通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恰恰是工科学生基本功里最重要的部分。
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拥有“核心竞争力”,盐城工学院每年都支持300多个校级创新项目,学生的作品如果在一年后验收通过,不但能够获得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的资助,还能够计两个学分。如果项目做得好,学校还会给予持续的资金支持。每个学院都设有专门的学生创新实验室,对所有学生开放。此外,学校通过学生技能拓展创新活动学分、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认定,评优的激励措施,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保障。
搭建实战“舞台”
如果说全新工程教学体系是蕴育创新种子的“厚土”,那么校内外的科技创新大赛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个人和团队施展拳脚的演练场和实战地。
2011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创新团队的成员到盐城市大丰港一个码头参观时,注意到在船舶离开时,码头工人都要不断重复把缆绳取下的动作,劳动强度大、耗时长,能不能把这样一个动作自动化?回校后,机械优集学院学生会主席吴欢欢牵头申报了这个科技创新项目。像这样来自生产一线和企业需求的创新实践项目还有很多。
“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创新也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每一个愿意思考的人都可以创新。”机械优集学院冯欢同学说。他是“挑战杯”团队中的一员,入校不久的他就投入了科技创新活动,大一下学期就参加了第四届江苏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作品“空气自动抛球器”获得了三等奖。大二上学期,他的作品“捕鱼抛网器”荣获校机械设计创新一等奖。在盐城工学院有许多像冯欢这样的科技创新先锋从校赛、省赛走向国赛。
今年学校已开展和将开展的校级学科竞赛近80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近40项,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学校又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投入44万,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省级项目45项、校级项目73项。
营造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理应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为此,盐城工学院还格外注重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发挥科技创新文化的辐射作用。除了搭建实战舞台,盐城工学院团委还在激励更多的同学参与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团委每年的 “三节两杯一坛”成为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三节”指的是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专业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两杯”指的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一坛”是五四讲坛。
从2008年开始创办的专业文化节开展以来,学校共培育支持了300多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而这项活动也得到了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和专业教师的肯定和支持,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能够让交叉学科的学生实现协同创新,团委一直致力于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项目“牵线搭桥”。如果学生的项目想找外专业的学生合作,校团委就通过二级学院分团委,征集合适的学生进入团队。此次“挑战杯”团队成员就来自三个学院四个专业。
浓厚的创新氛围催生了一批批科技创新先锋和科技创新竞赛大奖,其中有首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15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 “交叉创新一等奖”……
这些科技创新先锋和科技创新竞赛大奖在校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引领了一大批学生走上科技创新之路。(通讯员 刘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