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今日视点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位居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此,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这些举措所取得的成绩为世界科技同行赞叹,他们期待与中国科技界加强合作。
“进步难以置信”
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安东尼·奇塔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10多年来,中国科技界取得了非凡成就,改变了国际同行对中国科技界的认识。不论是科研产出的数量还是质量,中国都取得了“难以置信的进步”。在许多科技前沿领域,中国的科研实力已不亚于欧美传统科研强国。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出版企业——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监尼克·坎贝尔指出,中国近些年来的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这一点从中国科研人员在《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论文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依据近年来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中国科研进步是十分显著的现象。
对中国科技界有深入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著名学者马丁·肯尼教授认为,过去10年中,中国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其研究型大学的水平获得引人瞩目的提高。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张首晟说,近年来中国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以基础前沿领域为例,中国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对国际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这说明,一旦有高密度的投入,有国家的支持,中国能够取得出色成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中国近10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中国科学院和一些著名大学已成为主要科研中心。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
热议成因机制
张首晟教授指出,中国的科技人才队伍在迅速壮大,特别是中国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非常成功,它吸引了有学术地位的专家学者回国做学术带头人。
“我觉得今后影响更大的是中国的‘青年千人计划’”。很多青年科研人员在国外已经完成了较出色的工作,由于中国对科技事业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对青年人才非常有吸引力,所以他们愿意回国。“这些对国外科学体系‘游戏规则’比较了解的生力军,为中国整体科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张首晟说。
肯尼教授也表示,中国当前的一些政策,比如资助博士生与大学教授到国外深造是非常明智的,在国外顶级实验室工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他认为,创新有很多形式。很明显,在渐进式创新方面,中国正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现象,例如华为等一些中国公司已经展现出成为创新型企业的明显特征。
自然出版集团的坎贝尔说,中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正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像其他国家一样,中国还需继续集中精力促进发展,保证科研事业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使科研成果能够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并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看未来 盼合作
对于中国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研究员裴文植表示,只要中国运用好科技发展经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科技水平必将有世界水平的飞跃,会不断积累优秀成果,建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平台。
他认为,中国通过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间的进一步结合,将克服各种困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在竞争激烈的领域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企业大型化、规模经济,确保持久的竞争力。
高度重视与中国开展航天合作的委内瑞拉科技和创新部长马努埃尔·费尔南德斯表示,在中国的帮助下,委内瑞拉拥有了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了技术独立,这样才能有真正的国家主权独立,这是全委内瑞拉人民的共同愿望。
巴西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部主任何塞·蒙塞拉特也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就与巴西在航天领域开始合作,巴中资源卫星项目已成为合作典范,并将进一步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谈及合作意义,英国皇家学会的奇塔姆说:“我相信中国科技崛起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中国科研实力增强可以促进解决更多科研难题”,而某些传统科研强国也需要调整心态,适应中国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多与之合作,以便从中受益。
自然出版集团的坎贝尔也认为,中国科研进步预示着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正逐渐发挥出巨大的智力潜能,这必将有助于加速解决全球性科研难题。
(采访记者贺颖骏、刘石磊、林小春、刘彤、宋成锋、徐烨、王瑛,执笔记者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