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视点
短短一周内,国内连续发生了三起影响恶劣的医院暴力事件……北京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被醉酒家属殴打致骨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重症医学科多名医生被殴打成重伤,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3名医生被患者捅伤、其中王云杰主任医师当场死亡。
近年来,我国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报告称,2012年医院平均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从2008年的20.6次增至27.3次。这其间不乏“天津杀医案”“哈医大医院杀医案”等恶性事件。
医生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然而,在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却变成了众矢之的,成了高危职业。世界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在评论《医生,在中国成为危险的职业》中说:“自身安全是中国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国医生经常成为医疗纠纷涉及的暴力事件中的牺牲者。”
为防止“医闹”和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公安部日前规定:“每20张病床配1名保安。”有人嗤之以鼻,加强安保,固然能够防范部分有极端情绪的患者,从一定程度上保护医生的安全,不过这种方式不可能从根源上解决医患矛盾,而且还可能会增强双方心理的紧张。温岭恶性事件从一个侧面表明,唯有彻底的医改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医患关系异化、让医院血案逐渐绝迹。
中国80%的患者分布在农村,而80%的优质医疗资源却集中在城市,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人们的看病贵、看病难,也是医疗纠纷频发的根源。现在大多数病人觉得医药费太贵,经常会把一些怨气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而医生又觉得不分黑白辛苦工作,药费再贵自己还是拿那一点死工资,心里有苦说不出。久而久之,没有矛盾才怪!
笔者认为,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首先,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
其次,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增加,还与人们对医学的误读有关。整个社会对医学以及医护人员的期望值过高,对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知情太少,忘记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公众需要明白,医生不是万能的。目前,医学虽然有进步,但很多时候医生也是很无奈的。实际上人类所面临的疾病只有约四分之一可以找出病因,其中又有约十分之一可对因治疗,其余只能对症治疗,但普通百姓对此认识远远不足。
另外,“伤医”之所以屡屡出现,也跟某些姑息行为不无关系,大大小小的医闹事件,不该赔的也赔了,甚至出现了“不闹不赔,小闹小赔,大闹大赔”的现象,这无疑助长了一些无理取闹的患者或家属的医闹行为。
肉体的伤口,假以时日或可愈合;信任若是被撕裂,还能弥合如初吗?受伤医生血淋淋的照片触目惊心,而医患关系的恶化,最终伤害的还是广大的患者本身。试问:有多少人是抱着砍医生的目的去看病的?又有多少医生是为了治死人而从业的?
彻底、全面的医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