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大洋深处写传奇
— 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为祖国铸造“核盾牌”纪实

    时代先锋

    本报记者 张 强 本报通讯员 李唐 郑良振

    上图 长征6号战略导弹核潜艇。

    王松岐摄 

    艇内空间狭小,布满了高科技的仪器、设备以及大小阀门,行走其中得小心翼翼,一名“老潜艇”一边灵活地在前面穿梭带路,一边提醒着我们不要碰到头。停靠在码头的这艘核潜艇舱门虽然打开,但仍然让人觉得有些闷,时间稍微一长,便觉得有些受不了。更别说那些动辄在这里呆上几十天,驰骋于大洋深处的官兵们。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有幸参观了中国海军第一支核潜艇部队——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这是我国核潜艇部队第一次向媒体开放。

    42年风雨历程,42年纵横大洋,这支神秘的部队不断创造辉煌:水下长航,创造世界核潜艇一次长航时间新纪录;大深度极限深潜,检验了我国核潜艇深海作战性能;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宣告中国海基战略威慑力量正式形成;作为重点建设作战部队,具备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42年守护核安全,从未发生过核事故……他们铸就了共和国坚不可摧的水下“核盾牌”,被称为用生命践行使命的水下先锋。

    艰难起步为了打破核垄断

    1959年10月,毛主席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号召。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1970年12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68年7月,海军组建首艘核潜艇接艇队,36名艇员经选拔脱颖而出。然而,艇长杨玺,参军时只有小学文化;政委崔桂江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但也只参加过速成识字班;其他人,大都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围绕“何为核裂变”这一问题,教员倾尽全力,艇员们就是听不懂。

    令人敬佩的是,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艇员以人均瘦掉10公斤的代价,换来笔试、口试、实操全部通过的好成绩,迈出了中国驾驭核潜艇的第一步,被誉为中国核潜艇史上的“36棵青松”。

    核潜艇的最大自给力决定战斗力、威慑力。战时,一艘核潜艇水下待战时间长一天,就足以让对手噩梦连连。

    某年初冬,一艘核潜艇驶出港口,一个猛子潜入深海。这是我国核潜艇的一次长航。艇内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上千台设备日夜运转,官兵们在高温、高湿、高噪音的环境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长时间水下生活,艇员们的体质明显下降,有的人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大腿根部溃疡等。环境艰苦还算不上什么,深海之处的寂寞最难耐,部分官兵开始烦躁、抑郁。

    日历一张张翻过。第70天到了,已超过了法国核潜艇67天的纪录,是到此止步还是继续前行?艇上作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艇员们都选择继续航行。他们说,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勇往直前,为国争光!

    忍受孤寂,克服枯燥,战胜恐惧。

    第90天,艇员们驾驶着“巨鲸”返航,标志着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核心作战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用科学掌控高科技武器

    我国第一座核电站运行发电是在1991年12月,而第一艘核潜艇服役是1974年8月,它就像一座海上移动的核电站。核潜艇启堆、停堆频繁,还集中了各种最先进的技术,其运行、管理、维修难度相当大。

    “无畏无敌的底气,往往来自于对新生事物的科学认知和科学精神。”基地党委一班人说,“干核潜艇,更需要重科学、讲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

    高级工程师卢明章是战略导弹保障专家。那年,某型导弹超出规定的寿命年限,若返厂延寿保养,费用昂贵、时间长,部队训练将失去重要的保障平台,若立足自身力量,风险很大。出于安全考虑,很多人建议返厂延寿保养,但卢明章坚持道:“作为随时准备打仗的一线战斗部队,应当勇于承担风险,总不能打仗时去找工厂、专家吧!正好我们以此为契机,全面锤炼部队的科研攻关和技术保障能力。”于是,他亲自挂帅,组织50余名技术骨干夜以继日地逐系统进行分解、检测,逐部件进行维修、调试,终于全面恢复了性能,节约了巨额经费,部队战斗力大幅提升。

    作为第一支核潜艇部队,官兵们做的很多工作都是探索性、开创性的,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

    核潜艇退役处置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世界上对反应堆的处理大多是海上处理法、浅土掩埋法等简易方法,后续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而该基地某核退大队,却提出了“安全彻底处置法”这一崭新课题。他们从核废料的处置到涉核部件的拆装,制定了详细的方案预案,先后突破12项关键性技术,攻克了核潜艇深度退役难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具备成功实施核潜艇安全退役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为核潜艇打造超强人才队伍

    1988年9月,太平洋某海域,一条“白色巨龙”掀起几十米高的水柱,从海里飞跃而起,拖着橘红的火焰,消失在茫茫大海,准确落在目标海域。外电震惊:“中国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第5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

    这一幕,不光外国人目瞪口呆,就连看着这支部队成长起来的人们也都觉得是个奇迹。

    “能打仗、打胜仗”的关键就是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翻开基地历史,一个个优秀官兵的名字星光闪耀。

    基地装备部原总工程师焦增庚,全国核动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究参与建造者,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水下先锋艇”艇长、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吴昌弟,多次率艇参加重大演习演练任务,先后撰写了10余篇具有实战价值的学术论文;

    某艇员队士官徐吉华,连续20年担任军校学员上艇实习、参观见学及新兵上岗前的授课教员,成为远近闻名的“兵教授”;

    ……

    该基地注重在学习中培育人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考验、使用人才。为使技术保障链条随时保持有效衔接,某总站“跨岗位、跨专业、跨建制”训练,基本实现了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专业配备。

    如今,该基地涌现了优秀指挥员群体、大学生军官群体、机电官兵群体和优秀士官群体四大人才群体,还拥有全军第一个设立在师级作战部队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目前,该基地拥有博士57人,硕士230人,先后有98人次获得全军、海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131人次享受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得10余项军队科技进步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