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近日一则消息称,于1950年首次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29075(即1950 DA),在失踪半个世纪后又在2000年重新出现,严密监视及分析显示这颗小行星有可能在公元2880年3月16日与地球相撞。起初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三百分之一,不过科学家重新调整数据后,将可能性降为万分之四。
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分析认为,2880年3月16日,小行星1950 DA的轨道会有一个持续大约20分钟的窗口期,不排除与地球相撞的可能。这颗小行星自转速度在同体积小行星中名列前茅,其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5公里,依照它目前的速度和方向,这颗小行星与地球“惨烈会面”的结果,可能是高速扎入大西洋海域引起滔天巨浪。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起初将发生撞击概率定为三百分之一(0.33%),几率看似虽小,却比之前发现的诸多“极有可能撞上地球的家伙们”高出非常多——譬如有此前高度危险的可能在2200年前撞击地球的1999RQ36巨型小行星,其几率是千分之一;以及在2036年可能会撞地的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其几率有二十五万分之一。
科学家们因此认为,1950 DA已超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平均风险。但10月2日,实验室两名科学家在最新一次评估中考虑了此前被忽略的效应,重新认为1950 DA小行星安全地从地球旁边掠过的可能性增大:它在2880年撞击地球的概率已降为万分之四。
对于反制撞地小行星的方法,目前仍存在着广泛争议,利用核爆、反射镜汽化、引力牵引等不一而足。核爆一般被认为是最“利落彻底”的选择,但其出马势必牵涉一系列政治及伦理问题。目前,应对空间天体撞地的几大拦截对策,都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切实地施行。不过,科学家普遍相信,无论是哪种手法,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讲,800多年应已够人类做足准备。(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