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余姚洪灾再敲城市防洪警钟

    ■ 将新闻进行到底

    编者按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随着多个城市内涝成灾新闻的频频出现,这句名言略显得有些沉重。

    城市的美好,不仅仅在于高楼大厦、地标、名胜,更在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市民和游客注意不到的地方,有力地保障城市生活的运行。下水道被称为“良心”所在,从这个角度看也不无道理。

    城市洪灾,多缘于罕见的集中降雨,余姚也不例外。现代城市防洪策略,也远远超越了“修好下水道”这种基本手段。但是,这句简单的话,不算过时。

    浙江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浙江省防指办13日通报,截至当日17时,全省主要水库、河道水位已逐渐回落,杭州解除了防汛应急响应,省防指和嘉兴、宁波将防汛应急响应降低至Ⅲ级,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

    洪灾是怎么造成的?城市内涝频现,应该如何预防?

    ——新闻现场——

    余姚洪灾为何如此严重

    为何余姚受灾严重?宁波市防指办负责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该负责人说,“菲特”带来的洪水量大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菲特”降雨总量大、强度强、范围广。甬江流域面雨量达到440毫米,为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将近2012年“海葵”台风降雨的2倍;而且主要暴雨集中在2天之内,二是姚江流域和奉化江流域同时出现历史罕见的降雨,造成宁波三江口洪水叠加;三是恰逢农历天文大潮,高潮位持续不退,导致沿江闸门排水效率减弱。

    该负责人还介绍了历史上出现过与“菲特”相似的秋台风。“6312”号是1963年9月12日在东南沿海登陆,并对宁波造成重大影响的强台风,与今年“菲特”台风极为相似,在西太平洋生成后发展成强台风,一路向西北挺进在福建省北部连江沿海登陆,登陆后也遭遇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出现持续强降雨。“6312”号台风给宁波奉化江流域带来的降雨量级与“菲特”相当,均为400毫米左右,而姚江流域的降雨仅有“菲特”台风的一半,该台风造成奉化江及鄞奉平原水位全面超过警戒,平原内涝水深达1—2.5米,导致34人死亡,受淹农田164万亩,损毁江堤海塘近86公里,受影响情况远大于“菲特”台风。

    为什么这次余姚受灾最为严重,该负责人解释说,一是台风过程降雨余姚为560毫米,为全省最大,近百年一遇,且主要集中在2天左右的时间内。二是甬江流域的奉化江流域与余姚所在的姚江流域同时出现大洪水,导致宁波市三江口洪水叠加,高水位持续不退,余姚经姚江向下游泄洪能力严重受限。三是余姚上游的上虞也同时遭受强降雨,导致余姚外来洪水较多。

    ——核心关注——

    预防城市洪涝是个系统工程

    近几年,城市内涝时有发生。近日,台风“菲特”又让浙江、福建的一些地方“水漫全城”。城市洪涝问题该如何解决?

    今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

    据悉,对于城市排水防涝的“家底”,今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暴雨;地级城市的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暴雨;其他城市的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20年一遇暴雨。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车伍说,应对城市洪涝,单纯依靠建设地下排水设施代价大、成本高,效率低,必须跟地上的湿地、绿地等生态系统修复结合起来。

    我们常常引用一句名言,即“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其实,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并不完全取决于地下。《意见》明确指出,“将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

    《意见》提出,要加快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切实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要加强城市供水、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建设。

    专家表示,城市河湖水系有排水防涝和防洪功能,植被覆盖能够涵养水源。《意见》要求,加强城市河湖水系保护和管理,强化城市蓝线保护,坚决制止因城市建设非法侵占河湖水系的行为,维护其生态、排水防涝和防洪功能。

    ——专家建言——

    不应再重应急、轻预防

    “目前我们的精力过多放在应急上,肯定是时代的落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高建国认为,灾害一次次敲起了警钟,有的把风险产生原因放在雨量过大、地震过大等自然因素上。实际情况是每一次灾害,都可以肯定,我们的工作是有缺陷的,需要踏踏实实地找到原因、加以改进,以免下次再受灾。

    提起余姚,大多数人都会想起迄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就在“菲特”台风暴雨给余姚带来洪水淹城之时,河姆渡文化遗址恰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如今的余姚城,多是钢筋水泥的高层建筑,为何这些高层建筑在防洪方面还不如河姆渡时期的木构建筑?

    “我不想与古人对照,还是从与余姚的地理、气候条件类似的浙江嘉兴、湖州市说起。本世纪初,两座城市均花费数亿元修建了抵御洪水的大包围工程。大包围一词,很形象,即用主导河道来控制城市的防洪。防洪大包围工程是环绕城市规划范围外围,利用区内河网的调蓄功能。中心城市的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什么叫灾害?没有办法应对,才会产生灾害。”高建国认为,“同样的洪水如果发生在嘉兴、湖州,结果肯定不一样。”

    一个灾害过程由“预测、预防、应急、重建”4部分组成。高建国认为,我们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应急上,目前就是这么做的,各级政府都有一个应急办公室。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不能把应急办公室更名为防灾办公室?2000多年前的荀子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灾前预防不仅比灾后救灾更人道,而且更经济。”

    “一个美丽中国,不能没有坚强的防灾体系。”高建国称。

    ——他山之石——

    德国如何应对400年一遇的洪水

    说到历史罕见,德国今年就经历了一次400年未遇的洪水,新闻工作者丁宜撰文介绍德国防洪的一些理念和做法。

    “德国城市的防洪经并非神话,但其尊重自然、未雨绸缪的理念,确实值得学习。”丁宜称。

    丁宜称,尊重自然环境,是“德国防洪经”十分值得推崇的重要理念。洪峰来袭,下游城镇极易受灾,因此要为河水漫堤预留足够的土地面积。德国政府主动控制泄洪区内人口聚居地的发展,任何新兴建筑须经防汛机构严格审批,通常情况不批。

    丁宜介绍说,德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较好地保留了天然的河网水系、湿地绿化。土壤是天然的蓄水池,绿地不像混凝土等材料,能够延缓雨水的流动,同时有助于调节城市的局部气候。为了使尽量多的雨水渗透到土壤中,德国政府为道路占地面积的增长设限,城市中预留大量土地。德国很多城市还将一些公共活动场所,例如球场、停车场、绿地,有意识地设计成干湿两用蓄水池。平时,这些地方供市民休闲、停车,暴雨来袭时则立马变身储水池。

    (本文综合新华社、中新社、宁波晚报等媒体报道)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