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8日 星期二
莫让佳节成“假”期

    显峰冷言

    七天长假休完了,想必大家休得都很累吧。也难怪,好不容易熬来的假期,熬成了一锅“黄金粥”,怎么可能不累。不光身体累,脑子也累。恐怕很多人现在还搞不清星期几呢,从中秋节前就开始,上三天休三天,上六天休一天,上两天休七天……这腾挪的节奏恐怕连摇滚歌手都跟不上。

    网络上有很多“神吐槽”,有帮着大家编“记假口诀”的,有研究“休假攻略”的,当然更多的网友无奈吁请:以后能不能别这么放假?除了“五一”“十一”,现在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放假,究竟该怎么放,还真不是拍脑瓜的事,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拿着一本儿日历一划拉,往前一挪,往后一倒,假期就这么定下了。

    这些节日大多数都是传统节日,放假的初衷应该是为了让大家在这一天放下手中的工作,有时间去感受和体味其中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其实大可不必凑来凑去,如清明、中秋这样的节日,和家人聚在一起静享闲暇,想想故去亲人、回味花好月圆,一天很好。非要凑够三天反倒成了负担,猫在家里觉得亏了,出去旅游又嫌时间太短,而节日的本来意义在各种盘算中恐怕早就被忽略了。

    我当然知道自己犯了点儿“理想化”错误。每回节后,交通部门忙着公布客运量、旅游部门忙着发布客流量、商务部门忙着统计消费额……我便恍然大悟,放假的目的显然非我所想的单纯,凑够三天、七天,无非是为了勾引更多的人出去消费——至少效果上如此。

    “黄金周”出去过的人应当有体会,长假放松休闲恐怕很难,“健身”倒可能是真的。一锅“黄金粥”里那是脑袋挤脑袋,膀胱不够大的就得尿裤子,体力不够好的挤不上车,手不够快的恐怕连票都买不上,景区里最怒放的风景就是攒动的人头。如果在这样的“黄金粥”里还能感到一身轻松,那一定是神仙了。受够了这种累,这几年一到长假我就患上了出门恐惧症,所以只好百无聊赖猫在家里“镇宅”了。

    佳节放假既有人文寄托,也是公民福利,但要真正保障老百姓休假的权益,不能指望“全国人民一本日历”,这种“一刀切”,切的不过是经济蛋糕,分的不过是经济利益。如此,所谓的假期恐怕真的成了“假”期,盼来的不是百无聊赖,便是一身疲惫。关键还是要让“带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地,我们总羡慕外国人“说走就走”,一家人背起行囊轻松旅行,是因为人家不用挤“黄金周”,各自安排时间谁都轻松——欧盟要求所有成员国要保证职工每年最少4周的带薪休假,芬兰工薪阶层法定带薪休假甚至有6周。我们2008年元旦起也施行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但有多少人会理直气壮地说:“老板,我要休假!”

    在“加班文化”盛行的中国,敢这么“遵纪守法”,很像是“不想干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