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峰冷言
因贪腐落马的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日前出庭受审,曝光的绝大多数情节毫无新意,典型的中国贪官“狗血剧”,换了一个“主演”而已。但有一个情节却令人惊叹,这个站在被告席上的“高铁第一人”自曝其贪腐与参评院士“需要花钱”有关。
其实单单一个“需要花钱”也还不足以令人震惊,毕竟院士评选的种种“运作”故事至少在坊间、在科学圈子里已非奇闻,关心这个“最高学术称号”的人对此情节应该多有心理准备。这位“前准院士”的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其赖以参评院士的“学术成果”竟是花钱组织专家捉刀的,而且就是这样一个“如真包换”的“学术权威”,竟离院士头衔只有一票之遥。
一票之差,张曙光差点儿成为中国因贪腐落马的“院士第一人”。相信不只我这样的看客觉得大跌眼镜,恐怕院士评选机构也在事后惊出一身冷汗。依院士章程,“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当选,满额为止”。那么,一个组织庞大团队给自己当“枪手”的人,怎么会离院士桂冠如此之近?几本包装起来的“学术成果”,何以逃过那么多院士的法眼?
是不是真有舆论猜疑的“金钱贿选”,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就在新华社“庭审直击”披露这些细节当晚,中国科学院也即发声明称,未收到相关举报并欢迎提供线索。但透过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于张曙光这样的高官院士候选人,所谓“金钱贿选”实在是低级不过的手段。如报道中采访的“知情人士”所言:“张曙光利用手中掌握的庞大资源和审批权力,为院士拉课题、搞合作,笼络了不少院士,而这正是高官院士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可以‘用权力换赞成票’。”
“用权力换赞成票”,不会像直接贿选那样令人反感甚至留下把柄,如果“运作”巧妙,不光“被贿选”的人毫无察觉,就算真被过问起来也恐难有什么证据。参评院士前,张曙光组织几十名院士体验他的“科研成果”——高铁,一不提参评之事,二不送礼,但卢强院士建议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研究”因为和张曙光“想到一起去了”,一周后便获立项。在体验京津高铁时,卢强还被张曙光特意安排在副驾驶位置“验收”其建议的落实。中国青年报报道称,经此事后,卢强认为张曙光很能干,抓高铁抓得狠,值得支持。
这只是媒体披露的一例,当然不能说投张曙光赞成票的院士都受到了其权力的恩泽,可能有的院士是被其“口才”欺骗,有的院士是因风头正劲的高铁“爱屋及乌”,但也恐怕很少有人在自己的科研创意因张而得以实现后,还一副铁石心肠、不为所动,何况他示人的还是一派“能干”形象。
我曾经撰文呼吁:“对高官院士候选人多一些格外的监督是必要的,但不能以一种疑似的不公制造某种潜在的不公,‘封堵’他们‘学术升迁’的大门是矫枉过正。”现在看来,是我想得太过简单了,对于权力随时扔出的诱人馅饼,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抵得住诱惑,即便是院士。且不论张曙光,就算再正直的高官院士候选人,只要手中握有这样的权力,也就难免“用权力换赞成票”的实惠,竞争的天平就注定会倾斜。
如果院士制度还有存续的必要,那么是时候重新审视评选的规则了。让高官彻底远离学术荣誉竞逐,既可让学术圈“干净”一些,也能让高官们少一些贪腐的动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