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4日 星期二
精医博学谋创新
记总参总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石炳毅教授

    □ 本报记者 张强 本报通讯员 安春红 弓滟

    石炳毅是总参总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一张国字脸,儒雅、谦和。他牵头成立的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是单中心实施肝、肾、心、肺、小肠、胰腺和多器官联合移植国内外开展项目最多的单位,而他也是独立主持移植项目最多的医生。

    从1988年到2012年,他完成肾移植2435例,整体存活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施了国内受者年龄最大的肝移植,至今已经存活8年;实施国内外首例Rh血型不相容肝移植、肝移植治疗肝性脊髓病,3例受者健康存活7—9年……

    正因如此,石炳毅带领团队在多年临床治疗基础上,总结提出的“肾脏移植排斥反应防治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最高等级奖项之一!

    让器官移植走向世界前沿

    上个世纪80年代,受当时技术、设备的限制,尿毒症患者每透析一次都承受莫大的痛苦,甚至因透析综合征而危及生命。看到病人的痛苦,刚刚从学校毕业,还是泌尿外科住院医生的石炳毅,大胆提出了进行肾移植手术的设想,并得到了医院的支持。在他的艰辛努力下,该院打开了肾移植的大门,并逐步确立了国内肾移植领域的引领地位。

    从那时起,石炳毅就深深爱上了器官移植这个极其前沿的领域。

    1999年8月,他成功完成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1999年11月,成功完成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几年后,又成功完成第一例肺移植手术……2002年,他牵头在泌尿外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包括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肾脏病科、血液病科、细胞移植科、移植研究室和移植ICU等“8个科4个室9个护理单元”的优势学科群,成为国内外实施器官移植项目最多最全的中心。

    2011年4月,石炳毅应邀在美国麻省总医院作关于中国肾脏移植发展与现状的专题报告。当他在台上讲到“我院共实施肾移植手术2180余例,术后一年存活率达到96%”时,台下专家们轰动了。他们的成绩令国外的同行们愕然,更让他们对我国的器官移植学术水平刮目相看!

    用科研保障临床质量

    “科研是提高临床技术水平的保证,而临床是为科研开阔思路的源泉,这些都是创新的前提。”石炳毅深知,关于器官移植,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解决器官移植的技术问题,而是解决移植器官功能的保障和长期存活的问题。

    为此,石炳毅从肾移植出发展开了长达21年的临床研究。他对调节性免疫细胞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4种调节性免疫细胞,提出“上调调节性免疫细胞”防治排斥反应的新思路;发现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调节性T细胞活化呈负相关,有效的低浓度有利于调节性T细胞活化。国际著名免疫学家Kathryn Wood教授对此点评,“低浓度他克莫司可以诱导移植术后外周血和移植肾内调节性T细胞的扩增,该发现对防治慢性移植肾肾病具有重要价值”。

    最终,他们形成以“排斥反应发生机制—早期预警无创诊断—联合中药优化治疗—重症感染防控—远期并发症处理”为核心的排斥反应防治新体系,显著节省了医疗费用,整体存活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是这项成果使他捧起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桂冠。

    近年来,石炳毅主编器官移植专著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1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中国医师奖。

    造福更多器官移植患者

    2010年7月,某部干部尹某被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后经保肾治疗效果不佳,唯有进行肾移植。然而,科室面临器官来源紧张,参加配型病患人数众多的现状。是优先服务普通患者,还是按部队规定免费为他治疗,石炳毅再次做出了抉择。他知道,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保障官兵健康是一名军医能为“能打仗、打胜仗”做出的最大贡献。他争取了医院领导的支持,优先为其进行了多次肾移植配型,并于2011年8月为其成功进行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

    “能够把一个个濒临死亡的垂危患者挽救回来,突破一个个看似不可逾越的生命禁区……这就是一名医生的价值!”石炳毅感慨地说。

    然而,一名专家就算倾尽全力也无法拯救所有病人。对石炳毅来说,只有把所有技能都传授给他人,才能把一名医生的价值最大化。在他的带动下,研究所逐步创建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研课题为教材、以学科发展为牵引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现在,他的学生中有10人已经成为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科室主任,有的已成为全国全军知名的学科带头人。

    在医学创新道路上,石炳毅不愿停歇。如今,他带领团队和清华大学联合开展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的基因诊断早期预警研究,这项研究必将造福更多的器官移植患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