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等考察南理工技术转移中心 |
在有着“虎踞龙盘”之气势和“十朝都会”之美誉的古都南京,矗立着一所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南京理工大学。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南理工人沐浴着厚重文化的熏陶,秉持着“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历史使命,在立足国防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敢为人先 争创一流
探寻南理工60年走过的足迹,人们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的大舞台上,始终活跃着南理工人的身影。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的任新民成功领导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祝榆生领导研发的陆战之王“ZTZ99式三代主战坦克”,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
用一生创建自动武器专业的于道文教授;年过花甲,仍和学生们风餐露宿、亲临实验场的火药专家王泽山院士;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弹道教育事业的鲍廷钰教授……
跨入新世纪,南理工人继续践行着使命,延续着辉煌。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烟火技术专业师生研制的烟花绚烂地绽放在世界面前;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30个地面武器装备方阵中,有16个方阵的武器系统(分系统)总师或副总师是由南京理工人担任……
现如今,从南理工走出的才俊更是遍布我国的各个尖端领域。如我国海洋水色遥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潘德炉院士;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工程中担任测控系统的副总设计师刘云飞;将我国金属纳米晶体研究领域带入国际前列的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卢柯……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南理工人开辟了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两个科技主战场,先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防爆型机器人;第一台显微CT;第一套自主式无人驾驶平台;第一台万能超高压水射流切割机床;第一台高速公路路面智能检测车;第一套印鉴真伪自动鉴别系统……
这些不断被创造出来的“第一”,在填补国家科技空白的同时,也彰显出学校原始创新的实力。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十一五”以来,南理工主动顺应形势的变化,实施了“科技创新战略”。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巩固增强军工特色,拓宽科研领域,着力发展高新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规模质量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基础研究:着眼于前瞻性、探索性研究,通过扶持交叉学科和集成应用的发展,持续增强学校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
——在国防基础研究领域,面向未来武器系统发展需求,集中力量开展前沿性、探索性研究,在新原理、新概念武器系统研究中取得了大量重大原创性成果,成为我军新概念武器研究的重要基地。“十一五”期间,学校获批承担的国防基础研究项目86项,总经费达3.7亿元。
——在通用科技基础研究领域,重点发挥了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在基础研究中的导向作用,围绕着信息通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据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从2006年的14项增长到2012年的114项,年均增长30%。经费数从2006年的696万增长到2012年的6399万,年均增长32%。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启动实施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近三年来,学校共有3篇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12项。在2010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高等院校转载总排名中,学校综合指数进入了全国高等院校前5%阵营。
增强军工特色:牢固树立了学校在兵器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大力向其他军兵种拓展,在海军、空军、二炮、总参等军兵种承担了一大批项目,形成了“立体兵工”的科研格局。
在传统兵器科研领域,南理工在枪炮弹箭、引信、火炸药、光电等优势领域连获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被总装备部、中组部等部委联合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
为适应诸军种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需求,树立“大国防”观念,南理工在航空、航天、二炮、海军等领域,与行业龙头单位联合承担了一批重大、重点专项任务,研发的装备在国防领域已逐渐推广应用,面向多兵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深化内涵建设:通过加大科研平台内涵建设,汇聚高水平科研团队,优化共享创新资源,显著提升了学校基础创新能力和服务行业能力。
“十一五”以来,学校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平台30个,部分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如2007年成立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软化学与功能材料”,2010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成立的“格莱特纳米生物材料研究所”成为国际纳米材料的研发基地之一。
同期获批的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国防科技工业研究应用中心建树颇丰。如2007年建成的国防科技工业大构件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获得专利授权18件,国家、省部级奖励7项。
2012年,学校抓住“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启动实施这一重大机遇,及时组建了“先进发射武器系统”、“社会公共安全科技”、“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先进民用爆破材料与安全技术”、“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与系统安全技术”六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获批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并获得省级专项资金的支持。
挖掘产出潜力:通过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不断深入发掘潜力,科技产出成绩显著,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
“十一五”以来,在科技成果奖励方面,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项,各类省部级科技奖励194项,尤其是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此外,学校还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等学校”称号。
在专利授权数量方面,学校共获得专利授权1049项,其中发明专利578项,较“十五”分别增长了307%和387%,被评为“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先进单位”。另外,学校还成为江苏省唯一连续四次获得“十大专利金奖”和“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称号的高校。
推进成果转化:着眼于服务“三化”、促进“两化”的融合,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广泛的合作网络,围绕江苏“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积极融入经济建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作为工信部与江苏省重点建设的高校,南理工始终致力于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先后与30多个省、市、地区开展了深层次合作,与企业联合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等高层次科技项目37项,获批经费超两亿元,有效地服务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方面,组建“青年教师博士科技服务团”,分派到区县挂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建“教授科技服务支撑团”,作为“博士团”的后盾,面向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组织多层次、多类型的校地产学研对接活动,深化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关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刘和义老师技术入股的成果转化模式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推广。学校技术转移中心成功升级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获得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国家大学科技园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称号。
在政产学研合作网络构建方面,南理工目前已在多地建设了校地合作研究院、研究生院分院、技术转移分中心或科技园分园等产学研创新合作载体。
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近年来,南理工确立了“以创新驱动引领科技工作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通过提高“四个能力”;实现“五个注重”;实施“九大工程”,来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实现科技工作的跨越发展。
提高“四个能力”是指:一是瞄准科技前沿,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大力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知识创新能力;三是积极承担国家、地方、行业重大项目,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四是与行业、地方支柱企业建 立密切合作关系,提高成果转化能力。
实现“五个注重”是指:科技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科技管理更加注重协调配合;科技奖励更加注重提高层次;科技平台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科技合作更加注重综合集成。
实施“九大工程”是指:
——围绕注重攻克单项关键技术向整体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转变;从松散型科研组织向紧密型科研组织转变;从规模增长向规模、质量联动发展转变,实施科技发展方式转变工程。
——围绕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快基础研究类平台培育和建设;积极开展国防领域和通用领域基础研究,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工程。
——围绕坚持科学目标引领;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坚持协同配合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工程。
——围绕探索构建新的管理机制;多举措汇聚高层次人才;以高层次项目带发展,实施科研平台内涵建设工程。
——围绕深化与各军工集团合作;积极融入国民经济建设;加快新的科研方向凝练,实施科研领域拓展工程。
——围绕推进校外载体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建设政产学研管理服务平台,实施政产学研合作深化工程。
——围绕提高国家级科技奖励的奖励力度;实施鉴定项目后补贴制度;出台论文分区方案;加快落实提高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十条措施以及《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加快落实教师年度考核、技术职称评审、研究生学位授予等的科技产出要求,实施科技产出水平跃升工程。
——围绕改革科研绩效津贴政策;调整科研奖励类别和额度;制定技术转移管理办法;发布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制定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科技管理政策优化工程。
——围绕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加强学术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实施科技管理综合配套改革工程。
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铸就了这所大学特有的精神与品格,而这种精神与品格又会成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动力之源。南理工六十年的历程已经证明:唯有强化使命意识、弘扬献身精神、营造创新环境,才能成就今日的辉煌。而未来发展还将继续证明:唯有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主动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坚持走以创新驱动引领科技转型发展之路,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强占先机,为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