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长征 阳宗峰 特约记者 李华敏
潭门港,通往南海诸岛最近的港口之一,西、南、中、东沙群岛作渔场后勤给养基地和深远海渔货的集散地,活跃着一个有着辉煌荣誉的集体——潭门海上民兵连。
爱国爱海爱国防
“这本簿上记载着17条西沙捕鱼线路,200多条南沙捕鱼线路……”老民兵苏承芬向记者打开了一本珍藏得纸张卷边严重、颜色深黄的《更路簿》,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潭门航行到三沙各岛屿的主要航线和岛礁特征。
“海是田,船是家,我们出海都喜欢记录航行轨迹,习惯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航行中的点点滴滴,尽管现在科技发达了,渔船有导航、定位系统,但这凝聚了我们世代潭门人的心血,是我们世代在海上捕鱼作业的见证……”苏老很激动。
“这不仅仅是历史,更是连队经常性教育的生动教材。”连长张建堂告诉记者,每逢民兵补入、休渔期、训练期等时机,连队广泛组织学习先辈传统精神和捕鱼历史,使“蓝色国土”意识融入民兵血脉。
在连队的大力宣传和民兵骨干的榜样影响下,筹资600多万元建造的第二批12艘渔船于1986年初出海,第三批23艘渔船于1987年初开往南沙……
据悉,人口不足3万的潭门小镇目前参与开发南沙的渔民人数达8500多人,渔船300多艘。
波峰浪尖展风采
2011年7月26日,卢全校和渔民们在南沙中业群岛附近作业,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渔船船舵损坏不能移动,他报警求援。在附近作业的民兵柯维秀立即开着渔船前往救援。惊涛骇浪中,眼看离出事渔船只有几百米,却无法靠近。两个小时过去了,营救行动在与风浪搏斗中一次又一次失败。
“好几次巨浪差点掀翻了他们的渔船,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和危险吓退!”卢全校说。台风一阵猛过一阵,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经过近4小时风浪搏击,两艘船终于绑在了一起,柯维秀开足马力拖着故障船前往渚碧礁避风。
2011年8月,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作业的苏炳冠的渔船出现机械故障,失控漂流数十海里。当时又逢11号强台风“南玛都”北上,如不及时救助,后果不堪设想。收到求救信号,民兵王善雄果敢指挥王善利和周围4艘渔船放弃生产,加大马力赶赴事故海域,凭着过硬的救生技能,成功将失控渔船拖离了危险海域。
“过硬的自救互救能力,源于平时连队扎实的训练。”琼海市人武陈成伟部长介绍,连队在扎实开展船舶驾驶、船舶自救与互救和海上救生的基础上,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与部队开展联训联演,强化海上保障硬功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等训练。
兴渔惠民当先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外海产品价格不断上升。民兵何世轩敏锐看到了商机,找到了兄弟何世彬、何世海一合计,增加渔船吨位,更新渔船设备,加工海产品径直销售,利润飙升。
致富不忘乡亲。尝到甜头的三兄弟又合资成立了渔业公司,借钱给5位船主更新船上设备,组织8般渔船抱团与香港海上市场做生意,使180名渔民手头宽裕起来。
“现在渔民每年出海两三次,基本一户人家一年能有7万以上的收入,而且还能获得国家的有关补助,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以前住的破旧瓦房,现在很多渔民家里都建起了小洋房。”何世轩笑得很灿烂。
连队与渔业合作社、渔民协会等民间团体将渔民组织起来,出海作业时采取“捆绑航行和生产”模式,几艘渔船组成一个船队,成立临时党小组,把渔民海上作业的个人行为聚集成为有组织、有规模的集体行动,遇到突发事情还能相互照应。
常年远离家乡到深海捕捞作业,风里来雨里去,总让家人牵挂。连队从细微处着手,每当渔民打渔回港时,总是提前把消息告诉家属,组织她们到码头迎接、到船上团聚;到休渔季节,连队组织治安巡逻分队轮流看护渔船,让出海的兄弟在家踏踏实实地过上一段安心日子;重大节日,连队还积极开展慰问帮困活动,给有困难的民兵送去温暖,凝聚人心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