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维奇 崔继承 图/韩兴华
熊熊烈火吞噬着森林,经过之处,一片焦黑。滚滚浓烟中,4架橘红色的直8型直升机搭载着百余名灭火队员从天而降,另外两架直8型直升机,吊装着数吨水在空中强力喷洒,死死地压住了火头……
这是7月初笔者在武警森林部队直升机支队模拟火场进行训练的镜头。四机跟进、吊桶灭火、超低空飞行等10余个难险科目一气呵成,再次刷新了武警森林部队在森林复杂地域、火灾天候条件下的作战纪录。
人才为战鹰加速
2008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组建我国第一支森林航空兵部队——武警森林指挥部直升机支队。随即,一纸调令将陆航、海军、空军和武警部队的400多名官兵从60余个团级单位抽调到石油之城——大庆。
在上级机关的支持下,从陆航、海军、空军和武警部队选调了200多名专业技术骨干,从地方大学生中直招了数十名专业技术士官,为部队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探索出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一方面自我培养、滚动发展;另一方面“请进来、走出去”。他们主动向陆航部队学习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与各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联系,选派年轻骨干参加教学观摩、参与重大任务和重点课题攻关等活动。很快,一批专业技术精、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许多困扰飞行训练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飞出来的战斗力
“祖国大地广阔林海资源迫切等待我们庇护,党和人民也期盼我们早日担负起神圣使命。”一级飞行员、支队参谋长王兴坤说出了第一代森林航空兵的心声。
为快速生成战斗力,支队党委探索并提出边建设、边改装、边试飞的战略决策。一年多时间里,90余名飞行、机务人员先后赴江西景德镇昌飞公司改装试飞,改装训练430余小时,测试完善50多项技战数据,解决1700多个问题,正确处置空中特、险情3次,及时发现故障缺陷350起,排除重大故障隐患86起,撰写出6大本20余万字的改装直8型新机型的“教科书”。
组建4年来,支队先后在大兴安岭原始林区空中护林、春防驻训等100多次重要任务中频频亮相,出色完成了夜间飞行、悬停机降、吊桶洒水等一系列高难度飞行动作,创造了四机跟进、吊桶灭火、机降灭火等20多个空中灭火新战法。
烈火雄鹰擒“火魔”
2013年春季防火期,支队出动两架直升机赴伊春、嫩江、黑河靠前驻防。积极发挥直升机快速机动、高效灭火的优势,在清明、“五一”、高火险天候等关键时期,出动直升机搭载森警官兵和地方灭火队员,携带灭火机、水枪、油锯等装备,以航站为起点,覆盖周边400余公里,沿江河、流动人口出动频繁、重点火灾发生地段开展清山、清林、清河道和载人巡护,杜绝林内火险隐患,织就一张“空地结合、群防群治”的立体防火网络。有数据显示,期间,支队先后出动直升机20余架次,搭载百余人次,累计巡护航线长9600多公里,有效保护了国家绿色资源。
一次次穿云破雾,一次次挑战极限。如今,支队以驻训地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数百公里,直升机巡护可覆盖整个大小兴安岭林区,基本实现了对林区火情的实时监控,支队已发展成能运兵、能护林、能灭火、能侦察、能救护、能联合的一支空中灭火劲旅。
短短4年时间,直升机支队坚持边组建、边营建、边改装训练,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一强军目标,安全飞行3300余小时,研训10多个空中灭火战法,首创国内 “四机跟进吊桶洒水”灭火战法,积累3000多个火场航线数据,成功打开“火场禁飞区”, 先后圆满完成10余次灭火作战任务。支队已逐步建成集运输、护林、灭火、侦察、救援、联合作战于一体的空中防火灭火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