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峰冷言
最近坊间关于放开“单独二胎”的传言流传甚广,搞得国家卫计委不得不出面,“一周三次回应”。
媒体拿“三次”做新闻,但在我看来三次和一次其实没啥两样儿。新闻发言人说的全是囫囵话。我搜来搜去,所谓直接的回应,核心的大概就是这两句——“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完善生育政策的相关工作。”“如果把调整生育政策简单地理解为二胎又有放开的迹象这明显是不正确的,这和是否放开单独二胎或者二胎政策不是一回事。”(8月10日《新京报》)
恕我愚钝,听完官方回应,我还是糊涂,愈加糊涂:坊间的传言到底是真是假呢?“单独二胎”到底是放开还是不放开呢?是正在研究还是压根儿就没考虑呢?一个公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两个新闻发言人先后三次回应,竟然还是没能干干脆脆地告诉一个明确答案。这是发言人的口齿问题,还是我等的理解问题?
我当然不敢怀疑经过层层选拔、专门培训的新闻发言人的口齿,我怀疑自己的智商。但发现网上和我智商相当的人很多,听了发言人的权威回应后也还在犯糊涂,甚至有的人原以为是传言,听发言人这么一说不敢相信是传言了。不得不代表我们智商不足的群众小小抗议一下,不带这么玩儿人的。作为政府的发言人,应当照顾大多数群众的智商,不能智商不限速,讲得那么高深,害大家等一个答案还跟“闹元宵”似的,要猜谜。
当然,这好像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新闻发言人的独门绝技,很多机构发言人都喜欢飙智商。针对公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有时候明明只需一个“是”或者“不是”,但等来的却是一个郑重其事的发布会,跟你谈历史、谈国情、谈未来、谈中央精神,就是不直接告诉你是或不是。就算发布会上被记者逮住发问,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比比皆是,有时连发问的人都能惊呆了:是不是提问的时候舌头打滑了,问错了。
其实研究新闻发言人的这些“高深话语”,也不是什么新鲜内容,基本上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官话套话,或是偷换了概念的假话空话。之所以这么做,显然是“唯上”思维下的自我保护,舆论逼迫之下的“语言太极”。恐怕我们没有哪个政府新闻发言人,真的是为发布新闻而存在的,不过是舆论打上门了,被推出来抵挡的“门丁”而已。所以久而久之,好像我们又发明了一个独特的语系——新闻发言人语系。
这个创新的“语系”,大约是遗传了政府官僚作风和官方八股文风的基因,它也不在乎回没回答公众关切,只要有这个姿态就够了。但殊不知,公众等不到明确的答案,就会发挥自己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相信并制造“小道消息”,尤其在一些热点事件中,这正是舆论发酵的基本逻辑。
“官方回应”本是平息传言和谣言的立信之举,理应给出权威准确的信息,若时常让公众猜谜,越说公众越糊涂,不仅会赔了公信,恐怕也给谣言提供了“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