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在泥泞稻田中前行
——记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赵德明

    科技追梦人

    本报记者 盛利

    刚刚结束的2013年四川省科技创新大会暨科技成果奖励大会上,48岁的四川宜宾市农科院水稻所所长、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优质稻岗位专家赵德明带着他的《水稻高品质高配合力骨干不育系宜香1A的创制与应用研究》项目,站在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领奖台上。

    27年的杂交水稻育种科研追求,经历“输在起跑线上”的尴尬,“研究所取消”的波折,经费极度紧张的困苦,赵德明最终站在了这里。这或许可以说是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科研历程、一种不懈努力找寻科学真谛的科研气质,但更重要是源于一种最朴实的精神——坚持,让赵德明在泥泞稻田中不断迈开脚步向前行。

    顶着近40℃的高温,这几天,赵德明正在宜宾南溪区大观镇的实验基地内进行杂交水稻培育、选种。谈及获奖经历,这位身材消瘦、皮肤黝黑的农业专家,没有丝毫得意,“过去说我们的杂交水稻产量很高,但品质不行,这个项目主要就是从品质上对杂交水稻进行提升。”

    稻田里没有一丝风,也没有蝉鸣鸟叫,翠绿的稻田如同一幅静止的画面。27年前,赵德明与宜宾水稻结缘,正是在这样的稻田内。

    1989年,师从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赵德明,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宜宾农科院。当时,作为四川南部农业“重镇”的宜宾,还没有一个本地的水稻品种。“科班出生”的赵德明与同事们成立了水稻工作室,着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目标是培育出适合当地气候、温度、土壤等真正属于当地的水稻种子。“那时候想,很多人做一辈子育种,都没有出过水稻品种,自己的科研生涯中至少要出一个品种。”

    当时的宜宾水稻育种研究是名符其实的“从零起步”——水稻科研水平全省排名垫底,水稻研究项目被省级“七五”攻关计划中“踢出局”,加上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可选育的材料少,不仅没有充裕的科研经费支持,连最基础的品种选育都要从头做起。

    怀揣着那个时代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激情,赵德明义无反顾地扎进了研究工作中。1990年,他和同事们在宜宾市周边开垦出了一块1.7亩的试验田,用从湖南引进的种子做起了试验——栽秧、施肥、除草、打药,记录下秧苗长势、花粉形状、特征、每个品种的优缺点,每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干旱等农业生产突发性事件时,赵德明总是风雨无阻出现在田里,察看异样天气对育种的影响。

    “作物育种研究里面,水稻算是最辛苦的一个方面,不吃苦肯定不行。”那是一段难以想象的艰苦岁月,骑自行车穿梭在稻田的农业科学家,收入还不如扛着锄头的种田大户,更不如外出打工先富起来的农民。仅有3、4个人的科研团队,人均科研经费不足1万元,一切都要精打细算;个人收入也少得可怜,工作前几年,赵德明的基本工资津贴等全部算上不足100元/月。

    可吃苦并不意味着成功,由于科研基础差、经费不足,4年过去了,赵德明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没有任何突破。1993年,更痛苦的抉择摆在了赵德明面前:宜宾市农科院计划取消水稻研究室。这一消息对赵德明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出生于四川阆中农村的赵德明,从小就与水稻有不解之缘,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读期间,周开达院士对杂交水稻育种和栽培的言传身教,更让他对水稻育种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来没怀疑过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子,更不能让梦想就此放弃。”赵德明多次找所领导“求情”,在各种大小会议上缠着领导汇报研究进度……几番奔波,水稻研究室总算是保了下来,可经费得自己筹集;为此他又向单位其他研究科室借了几千元钱,东拼西凑继续开展研究。“当时觉得,只要科研思路超前、方案设计正确,我们扎扎实实做事,一定能成功。”

    1997年,宜宾市场上开始销售一种名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冈优1313号”的水稻种子,这是宜宾首个本地育成的水稻品种,也是赵德明和同事们苦心研究8年所结出的硕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不能抱着这些成果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行。”

    得益于随后较为充足的成果转化经费,赵德明和同事们年年出成果,年年有水稻品种通过审定。2004年,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中宜宾市农科所的科技竞争力在全国840家地区级农林科研机构中排名第二,被国内同行誉称为“杂交水稻育种界涌现出的一匹黑马”。

    27年与水稻结缘,赵德明当初的梦想早已变成现实,他和团队已育成了66个水稻品种,其中“宜字头”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被推广到湖北、湖南等16个省市,并走向了越南、泰国等8个国家。

    总结自己的科研经历,赵德明还是那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