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30日 星期二
我是光 我是电
国防科大光电学院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纪实

    □ 马金铭

    今年6月,在第3届国际微纳传感器技术应用大赛上,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员王桢等人获得一等奖。这是该院学员近年来第10次登上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的领奖台。

    光电技术融合了数学、物理、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自动控制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该专业毕业的学员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杰出的实践能力。2007年,学院成立了由1个科技创新中心、6个专业实验室组成的创新实践基地。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冯莹教授被点将,负责组建光电创新实践教学团队,指导学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冯教授依然记忆犹新。她说,得知这个消息,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学院这么重视实践教学,学员的创新能力必将普遍大为提高。担心的是,自己科研任务繁重,能否挑起这副重担呢?实践证明,冯教授的担心有点过虑了。几年来,在冯教授和团队其他老师的悉心指导下,500多名学员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共获得各类大奖100余项。

    2010年,刚刚博士毕业的雷兵被组织上派到某特种大队代职。训练场上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把这个刚走出校门的博士震懵了,他开始思索如何帮助官兵克服这一难题。回到学校,恰巧学员王桢也提出了这一问题。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雷兵有意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他放手让学员们去做,每次学员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他循循善诱,启发思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行。在他的指导下,学员们研制的智能听力保护系统先后夺得“美新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和第3届国际微纳传感器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几年来,光电创新实践教学团队的指导老师们在完成自身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全身心的投入到指导学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去。

    悉心的浇灌终于换来了创新之花的灿烂绽放。通过光电创新基地这个孵化器,在光电创新实践教学团队的精心指导下,学员立足光电领域、突出军事应用特色,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作出一大批特色鲜明、应用前景广阔的科技作品,自身的能力素质也得以极大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防科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兵之初、学之初就注重加强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发挥光电创新基地的孵化作用和实践教学团队的引领作用,打造出卓越光电创新人才培养的品牌效应。在该院光电创新实践教学团队众位老师的精心浇灌下,一颗颗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一片片光电英才森林必将生机盎然、漫山遍野,在实现强军梦的征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