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
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
尹传红

    一个名为贾森·罗素的非洲小伙子,突然在网络上蹿红,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了。

    那是在2012年3月,原本并不经常上网的他在互联网上传了一个揭露非洲军阀约瑟夫·科尼恶行的视频,不到一周,该视频的点击率就超过了7000万次。为维持这个互联网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快的“病毒式视频”,罗素一直窝在家里更新推特,前4天每天只睡两小时。

    第8天,罗素发出最后一条推特后,重新走进现实世界。只见他脱下衣服,走到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角落,反复拍打着混凝土,对着“魔鬼”咆哮——他被诊断为“反应性精神错乱”,即在强烈应激事件作用下急剧出现的精神障碍。他的心智受到了损害。

    这或许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据当年7月初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关于互联网对头脑产生有害影响的问题,至少在超链接出现时就开始被人讨论了。事情已然发生了变化。问题在于,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或者换一个更具体的问法:置身电子信息网络时代,你觉得自己在阅读、思考和学习方面,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我变成了机器人:失去了以前的大脑”;“网民的大脑:被重塑着、被折磨着”;“记忆哪里去了:做互联网的奴隶还是看客”;“面对互联网:我们已经丧失了人性”……这些惊人的话语,出自《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于2010年推出的一部著作——《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它很快就引发了一系列热烈的反响,其中心议题是:互联网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思维?而作者在本书中实际上提出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浅薄》由技术历史这一切面展开,论述了从字母、书写、印刷术,到钟表、地图这些“大脑的工具”,自诞生以来如何一直都在塑造着我们的大脑。卡尔认为,所有的信息技术都会带来一种智能伦理。印刷图书让我们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融多种不同类型信息于一屏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内容的碎片化,也进一步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一本书现身网络,而且能在网上检索,这同时也是对它的肢解。文本的内容凝聚力和论证、叙述的线性全都被抹掉了。”

    令人忧虑的是,互联网在改变阅读方式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大脑悄悄发生变化,或者说,正在重塑我们“浅薄”的思维模式。大量的神经生理学文献及各种权威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大脑是可塑的,这种可塑可由技术工具来完成。跟历史上的其他信息媒体一样,互联网正在把它自己的智能伦理强加到我们的大脑上,正在改变我们思维的平衡。

    不错,互联网有助于一种特定思维方式的产生:它使我们非常快地评估很多不重要的信息,并经常要同时应付很多干扰和令人分心的事情。这种浏览的、扫描式的、同时应付多种事物的思维方式很重要也很有价值。但是,随着我们更频繁、更广泛地使用互联网,我们已经开始失去其他的思维方式,特别是那些需要持续的注意力、需要集中精神的思维方式,以及那些需要沉思、反思和内省的思维方式。

    而这种精神层面的改变在教育、创新、文学、艺术,甚至是在精神健康方面已经产生了很多实际的后果。与此前的许多技术发展一样,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化时代同样为人类带来了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迷思,“可怕的美丽已经诞生”(叶芝诗句)。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互联网的种种“好处”,而且也清楚不可能走回头路。卡尔前不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他写《浅薄》并不是要鼓动人们舍弃他们的计算机或是跟互联网隔离。他只想提醒人们,在被迫使用数字媒体时,既要注意到它带来的好处,也要注意到它的代价,而且应该更加严格地控制自己:有规律地关掉电脑、练习深度思考很重要——如果你珍视深度思考的话。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美)尼古拉斯·卡尔著,刘纯毅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