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 健
■ 你说·我说
连日来,强降雨接连袭击四川、湖北等多个省份,所引发的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桥梁垮塌等多种损失。气象部门预计,今年主汛期内四川等地部分江河恐出现偏高水位,芦山震区发生山洪泥石流可能性较大。记者在受灾地区采访发现,当前急需做好灾害预警工作。
经验证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通常都有前兆,而且从发生到造成损失会有一个过程。灾害来临时预警发布是否及时准确,会影响受灾程度。像这次被冲垮的江油市青莲镇盘江大桥,如果能在汛期前认真查找隐患,及时发现垮桥征兆,提早通过媒体、警示标牌等发布通行预警,车辆和人员落水失踪的悲剧就很可能避免。
四川的水利工程建设总体滞后,江渠流域“十年九涝”,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严重不足,干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工程薄弱,山洪、地质灾害是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受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影响,如今防灾形势更为严峻。
形势越严峻,预警越重要。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都制定了防汛防灾预警制度,但一些制度操作性不强,尤其缺少细化的值班、响应规定。有的预警启动条件不明确,没有具体量化指标,比如对于泥石流灾害,就很难找到预警发布“标准”。制订更为详细、更有操作性的预警方案,加强气象、地质灾害监测分析,明确预警方式、撤离路线、避险地址、安置措施,并且在灾害来临时认真落实,才能减少损失,多些从容。
有效防灾,关键在人。群防队伍是巡查报险的基础力量。在目前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的情况下,农村群防人员到位率低,需要基层组织更加积极主动,调动有限的人力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