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
微博的“去伪”走在“求真”路上
文·本报记者 胡唯元
移动互联网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如虎添翼,图为一位大学生在毕业仪式上拍照记录。

    ■ 将新闻进行到底

    编者按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条路。如果把这句话引入到“网络假新闻泛滥”的讨论中,我们也可以说对微博、微信们的赞美和批评来自于同样一个原因:就是全民参与、“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特征。

    在这些大众广泛参与的新媒体上,存在相当数量的偏颇甚至虚假信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样,由于大众广泛参与的特性,虚假信息特别是热点事件中的假信息,也会更加快速地被更正。以往,一条假新闻从出炉到真相大白可能需要几天,而现在只需要几小时,甚至更快。

    在信息充分传播的环境下,虚假新闻会被揭穿、被纠正。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源自于灵魂深处的一种信念:真实一定会战胜虚假。

    ——新闻缘起——

    新媒体“假新闻”引发热议

    6月底以来,关于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假新闻泛滥的话题成为一个舆论热点,甚至成为微博自身上的“热点话题”。就一个个离奇“新闻”而言,套用微博上的语言,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先是发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腹中胎儿被盗案”。6月28日晚10时许,一微博网友爆料称,一个太和孕妇去医院体检时被迷晕,之后腹中胎儿被盗。这条消息经过媒体跟进报道,在微博中经网络名人甚至多家知名媒体官方微博转发后引发轩然大波。

    有媒体进行调查后,在官方微博账号宣布:“经深入调查,太和县滑某婴儿被盗案是滑某自策自演的一场闹剧。滑某根本没有怀孕,因担心事情败露,策划了这起所谓婴儿被盗案。”原来是“忽悠了家人,忽悠了媒体,忽悠了社会”。

    此后,又爆出“某校毕业生和所有读研期间的交往过女友拍婚纱留念”,正当网友纷纷羡慕、祝福,旋即真相传来:这名毕业生其实是摄影师,“合影留念”只是帮人拍照后一张普通合影。

    在这一片“吵闹”声中,一家媒体刊文:“微博热点1/3是谣言”。报道依据的中国社科院25日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中,以去年1月至今年1月的100个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为研究对象,指出“事件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1/3”。

    这个似乎“恰逢其时”的新闻,也随即被指为颇有可商榷之处。《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开头就问:“‘1/3有谣言’与‘1/3是谣言’,意思相同吗?”,认为“报道的是有关谣言的研究,信息却出现失真”。

    “只有1/3的热点混杂有假新闻,这说明我们国家舆论环境总体上还是比较健康和有序的。这不是一个负面的信息,反而是一个正面的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喻国明认为,所谓三分之一的热点问题当中涉及到假新闻,这很正常,因为一个事件涉及到方方面面,总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说法,这种说法里面,从民间的角度来讲,不可能在掌握全部的信息基础上进行传播,老百姓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2/3的热点当中信息都很真实,都没有问题。1/3的热点当中混杂有假新闻,并不是说这1/3的热点是由假新闻造成的,这是两个概念,两回事情。” 喻国明说。

    ——核心关注——

    网络“发言”能否用新闻专业标准来要求

    “如何看待网络环境中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客观性,需要用一种新的传播逻辑去把握。” 喻国明说,马克思当时讲到新闻的有机运动时就讲过,传统的媒体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揭示,是在一个时间序列上完成的,所谓用今天的报道来改正昨天的错误、用明天的报道来补充今天的不足。也就是说是在一个过程当中不断逼近真相、逼近事实的。

    “今天的网络条件下,在全民发声的情况下,对于真相的再现有着不同于过去专业新闻工作的路径。今天是靠一个结构。” 喻国明解释说,当很多人都在议论、关注一个事件的时候,信息来源不是某一个人的信息来源,可能是由很多人来实现对事实的再现、对真相的再现。因此,某一个个体内容表达的某些缺失,在一个整体的结构当中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互相纠错,不会成为人们对真相认识、对真理接近的障碍,反而比传统媒体的报道路径更有利于对事实真相的逼近。

    “现在我们对于一个真实性的完成过程,不能用一个信息的完整不完整、里面有没有演绎的成分等因素来进行考量。而应该采用一种新的结构化的观念去考量。考量它的机制本身是否充分、是否完整,那些消息来源是否足够多元。如果信息足够多元,表达又相对充分,在多元充分的情况下,事实是很难以一种偏激、错误的形式进行大范围传播的。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 喻国明说。

    因为大家都在关注都在议论,如果其中有某一个独家的消息来源,尤其是提供的信息不够完整的时候,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中的分析技术完全可以做到对信息真伪的判别。

    实际上,之前的虚假新闻“更正”的过程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喻国明认为,我们今天判断一个信息真实性的时候,判断是不是假新闻的时候,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用传统的对专业记者要求的眼光去分析某一个人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如果那样,你可以找到成千上万偏激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有演绎虚构成分的信息传播。

    “当然,局部看起来是不妥帖的,但是今天人们对于事实的认识和真相的逼近也不是靠一个信息去完成的。这也是一个事实。”喻国明说。

    “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待什么是假新闻,对假新闻严重性的认识应该有一个新的观点。对一个信息的呈现就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公民发布信息的质量标准和专业记者发布信息的质量标准相衡量。这永远是不能比较的。今天是用一个结构化的机制,只要信息来源足够充分、足够多元的情况下,对于事实的再现一定是比较接近真相、比较接近于客观的。”喻国明说。

    喻国明认为,网络对于人们接近事实真相多还是误导的多,对于网络的监督到底是正能量多还是错误的能量多,其实是要做一个整体评价才能进行判断,如果通过某一个个别信息去进行判断,那是一个以偏概全的认识方式。

    “我们今天透过网络对于热点事件的认识,贡献远远大于它的误导。这也是事实。我不像有些人估计的那样认为如此之严重。”喻国明说。

    ——专家建言——

    防范假新闻更要靠“透明的主渠道”

    “假信息是一个果,而不是因。” 喻国明说。

    喻国明介绍说,流言的传播,跟两个因素相关,首先是和老百姓对这件事情的关心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其次是和这件事情的透明度成负相关,透明度越高,假信息就没有什么传播的余地。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我们有某种假信息泛滥的情况的话,常常是掌握信息的责任部门缺少及时、有针对性的信息公告和发布。

    喻国明认为,当前更需要从体制上,从危机信息发布的机制构建方面建设一个健康的、有效的信息发布环境,而不是简单的指责。

    “指责是没用的。只要主渠道在信息发布透明度上出现问题,尤其是用造谣的方式来进行辟谣,本身就是会制造新的谣言。”喻国明说。

    “为了一时的安宁也好、安定也好,用这种方式来平息社会舆论中流言的猜测,实际上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至少有相当个案中用造谣方式来辟谣的实例,这种做法本身是对社会利益的重大损害,是对政府公信力的重大损害,这种做法以后是应该严格杜绝的。” 喻国明认为,可以不说出事实真相,但是绝对不可以用造谣的方式来误导舆论,这是一个责任问题、底限问题。

    “如果说,虚假信息在某些程度上、某些事件上有假新闻泛滥的话,我们从传播的角度来讲,一定是有主渠道相应不够及时、不够有针对性,对某些事实的重要方面有所隐瞒、有所回避。在这种情况下,那种所谓的流言四起,各种各样假信息的传播才有市场。” 喻国明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