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2050世界杯,机器人夺冠?

    今日视点

    机器人世界杯始于1997年,如今已经成为各国展示人工智能最新进展和进行人工智能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2050年之前创造一个可以打败人类足球运动员的机器人队伍则是这项比赛的长期目标。

    2013,中国队黑马杀出

    2013年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日前在荷兰埃因霍温落幕。美国、德国、巴西、西班牙、意大利、中国等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名“选手”参赛,在机器人足球、机器人搜救、机器人家居服务、机器人技能展示等多个领域一决高下。

    经过数天激烈比拼,中国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水之队”成为本届世界杯最大黑马,在中型组决赛中以3∶2击败东道主埃因霍温科技大学队夺冠,在人工智能领域率先圆了中国足球的冠军梦。

    机器球员演绎“星球大战”

    本次比赛有着几种不同等级与规格,大致可分为“微型机器人级”“拟人机器人级”和“大型机器人级”。其中微型机器人仅有生日蛋糕大小,在场上靠触手四处游荡,将它们的足球——“一个高尔夫球”用力地撞进球门。

    相比于动作迅猛的微型机器人,拟人机器人级别的比赛则相对缓和,约1.20米高、身穿不同制服的两队机器人在场上角逐,它们的行动较为迟缓,“老实说,3岁小孩都能赢了我们的机器人!”上届拟人机器人级别的冠军、来自波恩大学的马塞尔说,“它们的射门不是那么有力,但是很精准,并且让对面的守门员来不及做出反应。”

    大型机器人级别的比赛则更接近于真人版球赛,至少看起来是这样。像真人那么高的机器人奔跑在边长18米的球场上,场景像极了一些科幻电影中的片段,因此机器人迷们戏称它为“星球大战”。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级别的比赛均由机器人自己独立进行,程序设定完成,比赛开始以后,不得有人类参与,除非发生了要更换替补球员上场的情况,比如因为过热等原因导致你的队员程序出错在场上开始跳舞而不是踢球。

    程序和代码的比拼

    与复杂的人类足球比赛不同,机器人足球赛不受天气、场地或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决定一场比赛结果的仅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你的程序和代码编写得够不够好。

    机器人工程师们编写复杂的程序,使他们的机器人队员能用不同的动作方式和力度去完成一次传球或射门,并且它们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技术来与它们的机器人队友交换信息和沟通,而守门员机器人则可以自行判断场上局势,选择是否主动出击。

    当然,仅仅这些还不足以让一个队伍夺冠。2012年大型机器人级别的亚军队队长马吉德说:“我们的程序使我们的机器人在比赛中可以达到最高时速22公里,并且我们效仿意大利人的足球套路,编写了一套非常棒的程序:如果我们处于劣势,那么我们的机器人将进攻,如果我们比分领先,那么它们就会转为防守策略。”不仅如此,在机器人足球程序编写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他们和荷兰队还共同有一个“秘密武器”——路径计划程序。简单来说,这个程序使它们的机器人可以预判对方出球的行进路径,可以选择提前在那里“守株待兔”进行拦截。

    或许目前的计算机编程技术仅可以支持机器人运动员做一些简单动作,不过看着这些机器人熟练地从地上爬起来,旋转它们的膝盖,转向和做出手势,不难想象出它们将来灵活地奔跑和跳跃的情境。而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人类球员就真的要小心了,因为这恰恰也是机器人球员的优点所在,它们不会犯错,程序让它们怎么做,它们就会怎么做。

    国际象棋大师级选手“深蓝”早已提醒过我们,2050世界杯上演人机大战并非那么科幻,与其焦躁不安,还不如趁早想想,机器队伍真的捧起大力神杯的那一刻,我们该以怎样的表情去面对。

    (实习生张梦龙综合外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