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向科技要警力
——青岛机场边检站信息化建设“五项工程”推进记事
田海鹏 邵琳 解豪

    2013年,是青岛机场边检站推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山东省副省长夏耕在视察青岛机场边检站执勤现场时,对该站全力打造“电子口岸、智慧边检”,积极抢占口岸通关服务保障制高点的有力作为给予充分肯定。

    “电子口岸、智慧边检”,几代边检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境界正在青岛空港口岸变成现实。一场以“五项工程”为核心的信息化变革,正悄然改变着青岛机场边检站官兵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引领着部队中心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

    2010年,青岛国际机场年出入境客流量历史首破150万大关;2011年,破160万大关;2012,再破180万大关。近年来,随着青岛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和开放力度的加大,青岛国际机场年出入境客流量每年成十万级数增长。面对日益繁重的勤务任务和复杂的口岸形势,在警力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管控水平,成为部队建设发展无法回避的课题。

    面对挑战,青岛机场边检站党委决心以信息化变革破解发展难题。他们组织技术骨干进行专题调研,认真研究香港国际机场等世界十佳机场出入境检查机关信息化建设情况,并派员赴香港、上海等国际机场等大型机场参观学习,研判信息化建设在出入境检查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充分论证青岛空港口岸实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和《“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确立了以“五项工程”为核心的信息化应用平台项目,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青岛机场边检站站长陈静涛说,“目前我们检查员日均旅检量约400人次,高峰时期达600余人次,勤务压力很重。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向科技要警力是必然选择。在信息化建设中,我们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自身挖潜,突破创新,目的是建设具有前瞻性的‘历史工程’,为部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站党委的顶层设计和技术骨干的充分调研下,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明确形成。在资金投入方面,站党委坚持内部投入与外部支持“两条腿”走路,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寻求资金、技术、装备的全方位支持。在资金管理上,站纪委全程介入工程招标和物资采购,确保每一分信息化建设资金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近三年来,这个站共争取信息化建设资金支持900余万元,特别是2013年,争取资金5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五项工程”,为大力推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五项工程”创新口岸管理

    为切实做好节会口岸安保工作,以通关保障、应对闯关为主要科目的多项演练在青岛机场边检大厅轮番上演。多类信息化系统的实战应用,让现场参观的青岛市口岸办吴海川主任耳目一新、赞不绝口。“在中央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五项工程’带来的是一场创新口岸社会管理的变革。”吴海川主任感慨的说。究竟是哪“五项工程”,让吴海川主任如此深有感触?

    “联合查验平台”实现证件鉴别同步化。该平台集成了高清视频采集设备、语音传输设备以及红外、紫外多种光源,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在边检验证台、勤务督导台、证件研究室三方之间进行数据同步传输,实现证件查验、信息比对、真伪鉴别的“远距离、零待时”处理,大大缩短了勤务问题处理时间,有效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该平台完全由青岛机场边检站自主创新研发,目前已获“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两项国家专利。

    “自助通关系统”实现口岸通关高效化。为应对每年十万级数增长的旅检增量,缓解日益增长的勤务压力,该站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成了6条自助查验通道。通道面向持卡式通行证的港澳旅客,运用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自主读取、核对旅客证件信息,对关口闸门进行智能控制。旅客通关时只需简单在扫描区轻轻一刷,闸门即可自动开闭,旅客自助办结出入境通关手续。与此同时,一名检查员可同时对多条“自助通关通道”实施监控,最大限度发挥警力效能。

    “高清监控系统”实现信息叠加数字化。为实现口岸管控可视化,这个站整合、新建了数字信号高清摄像87路,宏观覆盖出入境大厅、验证台、廊桥、停机坪等执勤区域,微观采集旅客正面、侧面等视频数据。“高清监控系统”在画面中设置字符叠加功能,可根据人员姓名、证件编号等关键数据对视频画面进行索引倒查,实现了视频信息与检查员录入信息的完美结合。目前,“高清监控系统”的字符叠加功能应用在全国现役边检站中尚属首例。

    “指纹验讫章柜”实现勤务组织加密化。为提高勤务管理安全性,该站斥资购置了电子指纹验讫章柜,利用官兵的生物信息对验讫章进行管理。该系统利用人体指纹安全唯一的生理特征,通过双重确认验讫章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指纹信息,对验讫章进行存放和领取。每次使用后,系统自动生成信息记录,各类关键信息一目了然,有效杜绝了验讫章漏管、失控等安全隐患,提升了执勤执法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限定区域管理系统”实现口岸管理智能化。为加强口岸限定区域人员管理,该站争取资金18万元开发建设了“口岸限定区域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两条通道、四道闸门组成,通过机身感应区识别机场员工所持证件芯片,对出入口岸限定区域的机场员工进行验放管理,并自动生成人员往来记录,与“高清监控系统”实现关键信息叠加,形成口岸管控合力。该系统的应用有效规避了人工验放的疏漏隐患,提高了口岸限定区域人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把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再好的机器也要由人来操作。在推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中,这个站坚持将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信息化与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官兵、每一项工作密切关联起来,推动官兵从“要我用”向“我要用”转变。

    全站坚持分类施训,对各级领导采取集中培训和专人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重点掌握勤务信息化指挥、基础信息化应用等技能;对普通官兵通过专题培训、情景模拟的形式,全面加强实际操作使用、业务信息采集等实战技能的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坚持建强骨干队伍,在充分发挥技术部门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在每个基层单位培养技术骨干,负责本科室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构建起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技术骨干队伍。全体官兵在站党委的带领下,在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上达成高度共识。基层领导坚持“带头学、带头用”信息化知识,牢固树立信息主导勤务的理念,不断加强信息化应用督促检查,推动信息化“五项工程”全面应用;基层官兵积极参与集中培训、技术交流等学习活动,主动适应信息化、接受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目前,全站100%的官兵能够熟练应用一体化系统和网上办案系统,100%的一线执勤官兵能够掌握“五项工程”的基本应用,一支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正助推着全站科技强警战略的稳步实施。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建设“电子口岸”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潮流和趋势;对于边检机关而言,打造“智慧边检”是一种超前谋划的远见和胆识。“五项工程”为青岛机场边检站中心工作和全面建设插上了科学发展的矫健双翼,今后,这个站仍将大力推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创新边检科技应用,为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打造更加和谐畅通的信息化“国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