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刘相华 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塑性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开发学术委员会主任。 近年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6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 |
刘相华教授最近很忙,在国内的几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来回奔波,本是一个学者的他,却干起了开拓市场的活,为的是“推销”他们开发出的一项节能减排新产品——用于汽车减重的差厚板。
“所谓差厚板,就是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一次成形轧制出厚度不同的一整块钢板,这样不仅最大程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还节约了成本。”他说,经过前期探索,这种依托他们的发明专利生产出差厚板产品,已经提供给上汽集团,通过了台架实验和装车道路实验,现已稳定生产,开始批量供货。与一汽、长城、奇瑞、吉利等汽车生产企业的合作也在洽谈之中。
轧钢新技术的产、学、研、用,显然已经在他脑中融会贯通。实际上,生产这种差厚板产品的技术雏形早在2001年他去美国考察汽车板生产新技术时,就已经形成了。看到当时因为车身不同位置对钢板厚度的需求不同,美国人采用激光拼焊技术生产变厚度板时,作为轧钢专家,他提出用轧制方法一次成形的思路。这当然得益于他一生结缘钢铁的专业敏感,同时也得益于他始终重视应用而得来的敏锐的市场嗅觉。
钢铁情结始于孩提时代
实际上,刘相华的钢铁情结,从孩提时代就有了。
忆起1958年大炼钢铁、文革后缺钢少铁、改革开放之初依赖引进办钢铁的历程,他说:“在拿到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钢铁领域博士学位证书之时,也担起了振兴中国钢铁事业的责任和使命”。博士毕业后,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他出国深造。学成归国后,他在轧钢领域钻研拼搏,攻克了有限元理论与编程、智能轧制技术、变厚度轧制理论等一个个学术堡垒、帮助现场解决了超细晶粒钢生产、板带钢控轧控冷、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数学模型优化等一个个技术难题,在30多本科技进步奖励证书上,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上山下乡,成长过程历经磨难,深知承上启下、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历史责任。国家富强需要钢铁,把钢铁搞上去,回报节衣缩食供养我们读书的父母,无愧引领我们入门的师长。”他如数家珍地谈起钢铁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没有这么多钢铁做支撑,就不会有今天舒适的住房和便捷的交通,不会有强大的国防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地位,从神舟上天到蛟龙入海,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一点也离不开钢铁。” 言辞之间透漏出他对选择走上钢铁之路感到自豪,表达了对发展我国钢铁事业的坚定信念。
坚忍不拔 迎来超级钢时代
七年前,当记者在北京钢铁研究院的一家宾馆里见到这位作为国家863计划超级钢项目负责人的刘相华时,他还在为开发400MPa和500MPa级超级钢,实现普碳钢强度翻番日夜奔波。那时他已经预见到,未来几年,我国普通钢铁产品强度将大面积提高到400MPa和500MPa。今天事实已经证实了他的预言,现在建筑部门已经把我国主力钢筋的强度定位到400MPa级,我国钢铁年产量早已超越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全部发达国家的总和,当年“钢铁元帅”的大国梦已经实现。超级钢的开发成功与普及应用,已缩小了钢材品种、质量与国外的差距,中国正在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
新事物的诞生似乎总伴随着争议,刘相华表示,在863计划超级钢课题立项之初学术界也有争论,在钢铁这个被国外认为是夕阳工业的领域中还能搞出什么名堂?到底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面对种种的疑问,他依然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钢铁在整个国民经济里仍然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钢铁领域的科研成果更加需要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钢铁的产量、质量上去了,整个工业的健康发展,就有了良好的原材料基础。
凭着一股韧劲,刘相华教授带领着他的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钻研,到钢厂、汽车厂等现场进行工业实验,终于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超级钢(超细晶粒钢)工业生产,其成果在宝钢、鞍钢、本钢、一汽等很多厂家应用,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钢铁工业腾飞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贡献,在国内外钢铁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实验室为家 对仪器比对爱人钟情
刘相华办公室里唯一的装饰物,就是墙上的一副书法作品了,“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八个字力透纸背,这种氛围让我体会到:他正是那种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钻研学问和工作中的人。
环视四周,记者被刘相华教授办公桌上一个硕大的水杯吸引了视线,原来,这个杯子是唐山的一位学生送的。一次,这位学生来到实验室看望刘教授,见他一会儿忙着给学生修改论文、一会儿准备报告的幻灯片、还要处理实验室的重要事情,一个上午一直在伏案工作,连出去接杯水的时间都顾不上,敬师心切的学生就给恩师买了这个出奇硕大的杯子。
“倒一次水,就够我喝半天了。”刘相华教授说这话时,言语中透着一丝由衷的幸福。忙到废寝忘食?没经历过的人也许很难想象那种忘我的工作状态,为了和时间赛跑,这个在公路上只开40迈的科学家,一步二个台阶半跑着上楼已成习惯,不经意间多抢出几秒钟早点儿进入办公室,因为那里有等待他批改的学位论文,有等他决断的科研计划,有等他推导的数学公式,有等他勾画的发展蓝图,有他的职责、他的事业,有他的企盼、他的梦想……
学校实验楼前后几任值夜班的师傅见证了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外出归来先回实验室后回家也已经成了习惯。积年累月,他的妻子似乎已经适应并习惯了他的这种生活状态,“曾经埋怨,实验室才是他的家,但现在更多的是关怀和理解了。”
在恩师白光润教授架鹤西归的当天,凌晨4点师母把临危的电话打到刘相华教授的家中,可没想到凌晨4点他仍然在实验室带领着他的弟子们紧张地准备着一个钢铁项目的竞标文档,从实验室直接赶到医院急救室……
“明天我的学生们一定能作到”
作为我国知名钢铁专家、国家钢铁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带头人,刘相华教授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非常重视把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致力于钢铁行业的人才培养。他略带微笑地告诉我,他一上讲台就兴奋,一走进学生中间就感到亲切和责任。“我的身边总有一批才华横溢的研究生,听到哪位学生又作出了新的成绩,是让我最高兴的事”。正是这涓涓细流,孕育着江河的澎湃、折射着大海的包容。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从学业和生活各个方面关怀体贴。因材施教,重视对研究生基础理论的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使研究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他奔走于各大钢铁企业,利用熟悉现场的条件,为学生选择具有应用背景的研究课题,使学生能够在生产实践的风浪中,真刀真枪地干起来。
正像他办公室墙上的那八个大字: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刘相华教授童年的理想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科研项目,对钢铁领域的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刘相华教授也在其中感受到付出艰辛和成长的喜悦。由于在钢铁领域的科研成果,他获得了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项国家发明创业奖和30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出版、参编了10部学术著作;发表的研究论文被SCI收录的有290多篇次,被引用7200多篇次;在他指导下,已经有95名博士、96名硕士获得学位,他的学生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刘相华教授曾经带领着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本领域科研的国家队,起到了“引领钢铁材料发展方向,推动轧钢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实验室近些年取得的若干代表性成果为此提供了佐证。
“山再高高不过脚面,只要往上走,成功往往就在进一步的努力之中。”刘相华总会以这样的话激励自己和学生在钢铁科学研究这条艰辛的路上披荆斩棘、勇往前行。
“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常常提到,钢铁产业的中心应该也必然会转移到中国,现在我们要看到优势,找出差距,向高精尖产品迈进。”谈到学生,刘相华动情地说,“说到底我还是个老师,我有世界上最好的学生。今天我们暂时还没有做到的,明天我的学生们一定能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