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
扶贫成就“创业梦”
——重庆市科技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吴晋娜

    “我叫陈德险……”4月,在一次科技创业人员经验交流会议上,记者见到了41岁的陈德险,他作为代表第一个发言。

    打过工,创过业,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过了不惑之年,却回到位于重庆梁平县蟠龙村的家里,当起了“羊倌”,拾起了当年父亲养活全家的营生。

    2012年,让陈德险没想到的事还很多。

    梁平县科委和镇政府联合推荐他成为科技创业扶贫示范户,除了无偿给他5万元创业资金外,还委派给他一个大专家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豪举教授,做“一对一”技术指导。

    陈德险虽已经成为示范户,但刚开始养殖方式与祖辈和同乡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就是把山羊关在漆黑的土墙房内。

    “那样山羊生长得很慢,还经常得病,农民也不知道如何医治,死亡率很高,效益也不好,有时一年下来还要亏本。”陈德险回忆过去失败的原因。

    去年5月,他家的几只山羊染病,连续死了两头,看着奄奄一息的山羊,他只有心急如焚的天天拼命洒石灰粉消毒,却一点效果也没有。绝望中,他和家人想起了从未见过面的王豪举教授,惴惴不安地拨出了电话,在偏僻的小山村,这是他们一家最后的救命稻草。

    “当时电话里王教授只是简单地问了一下症状,没想到第二天他就开车赶到了我家,从重庆过来300公里呢。”陈德险现在说起来,心里还满是感激。

    王豪举现场对一只刚死的山羊进行解剖,找出了病因,原来山羊的肚子里长满了蛆虫,得的是球虫病,实际是一种很简单的病,治起来也不难,只要把驱虫药融在水里,喷在草上,然后给山羊吃,每天喷一次,喂三四次就会好。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山羊很快恢复了健康。

    也是这次不大不小的“惊吓”,让陈德险下决心改变粗放的养殖方式,这一年,他请王教授来了家里五六次。为了帮助陈德险扩大养殖规模,王豪举为他设计了大小适用的300平方米标准化山羊养殖圈舍,并亲自指导建造。在品种选择上,引进了抗病性强、生长快、产肉率高、肉质好的简阳大耳羊种羊50只。陈德险还为自己的山羊建立了养殖记录和档案,学会了采血、打针、用药等疾病防控技术和商品羊育肥技术。

    “我的养殖场实现存栏100多头,去年一年共出栏150余头,年收入10多万元,欢迎你们去我们家吃烤全羊。”陈德险难掩喜悦之情。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周边农户养殖山羊,把在王豪举那里学到的技术又传授给乡亲。

    “羊倌”陈德险的成功案例,正是重庆市科委实施了科技创业扶贫专项工作的成果。

    “不仅通过单纯的资金扶持进行‘输血式’扶贫,还要把技术和人才‘送’到农民家门口,实现‘造血式’扶贫,让农民亲眼看到科技对农业创业的作用,然后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市科委农村处副处长李军峰说。

    2012年,市科委启动实施了科技创业扶贫专项工作,思路就是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科技扶贫工作融合起来,以支持返乡农民工科技创业为主线,选派科技特派员“一对一”进行帮扶。

    “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带动脱贫,我们探索出了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帮扶的科技创业新机制。”李军峰介绍,他们先是征集科技创业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后再公布科技创业项目和技术需求,然后公开征集科技特派员,使科技创业能和科技特派员有效衔接,形成“一对一”帮扶机制。

    为了激发科技特派员和创业人员的积极性,改变以往对科技特派员的支持方式,将科技特派员的基层服务补贴由原来的每年5000元提高到2年3万元。改变了科技项目经费“锦上添花”的使用方式,采取“雪中送炭”的方式,给予每名创业人员5万元无偿资助,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等。

    通过一系列措施,到去年年底,科技创业扶贫专项已经累计在贫困村98个创业户中新扶持培育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61家,培育成功率达62%;推广新技术、新品种527项,解决技术难题171个,实现产值1.3亿元,直接新增就业290人。

    (科技日报重庆5月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