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一家幼儿园开展儿童环保教育 |
■ 将新闻进行到底
文·本报记者 李 禾
■ 新闻缘起
5月,又将迎来了一个毕业季。今年是“90后”进入职场的第二年。这些职场新人有着和前人不同的观念,投身环保会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选项。
“90后职场人的个人价值倾向非常明显。”智联招聘CEO郭盛表示。这家人力资源机构对90后的职场新人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已经不再单纯看重高薪酬,好工作的标准已从追求物质成功,逐步转向工作是否幸福、生活是否快乐、能否相互尊重等。为追求价值感,他们随时可以换一份工作。”
伴随着环保理念而成长的这一代新职场人,他们有更多动力去投入公益性和显现个人价值关怀的事业,他们也有更多的勇气如同乔布斯那样去“听从内心的召唤”。另一方面,这个领域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每年此时都有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环境保护领域工作。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需要大量环保人才。但是一方面是很多环境专业学生焦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感叹“难觅”具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人才,环保领域正面临着“就业难、缺人才”的困境。
——核心训练——
在传播“绿色”中成长
为培养年轻环保人才,广泛传播环保理念,“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应运而生。每位环保志愿者不但自己得到培训,系统学习环保知识,进行相关实践,还将在结束培训后,再去培训近千名社会人员,成为传播绿色的“种子”。
在“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培训的课堂上,北京大学环境专业研究生卢宇飞正在给300多名新“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进行专业培训,并传授经验。
作为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的出色代表,卢宇飞利用他的专业知识做过多种环境调研、宣传工作。比如他组织过“千人PK乐水行”活动,邀请了近千名社会志愿者以及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20所高校学生一同参与。他们分成20支队伍,对北京城市和周边的20个水系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北京大学学生服务总队环保分队对北大附近的万泉河进行了实地走访与考察。调查了万泉河的现状、采集了河水水样,并在现场对水样进行了pH值和水温检测。队员们还组织大家对河流周边居民进行访谈,听取了居民对环保公益事业的看法和期待,完成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调查报告等。
在暑假期间,绿色实践小队队员们组成3支实践小队,分赴西藏、安徽、云南等地基层、农村、社区,分别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调研、皖南地区农村沼气工程推广应用调查、欠发达地区环保调查及宣讲为主题,开展了理念推广、小组志愿服务、社会情况调研、环保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让队员能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参与了北京大学承担的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的卢宇飞告诉记者,“经历是一种财富,参加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的经历令我实现了诸多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学思深度融合,实现了理论与实际、书本与实践的相辅相成。开展再培训与宣传活动的经历,使自我学习、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实践拓展、临场应变等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增强,一些固有观念和定势思维也得到了破除和改变。”
——协调能力——
形成环保人才“统一战线”
浩平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全能型”的使者。无论是做海报、组织活动,浩平都是一把好手。浩平还兼职当导游,他说导游工作锻炼了他的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他还把这些能力运用到环保宣教工作当中,十分有效。比如到农村进行宣教,他说,不能抽象地告诉小孩要低碳、节能,随手关灯等,这类似于“填鸭”似的教育方式,而应该换种方式让孩子们容易接受。比如说,“假如你正在家里写作业,有同学叫你出去玩,等你回家后发现灯一直没有关,这样做对不对?”……
尽管不是环境专业的学生,浩平的思维模式和对于事物的认知折射出当代青年人对于价值观的重塑过程。他们渴望创新、愿意去表达,渴望服务社会,为让世界更美好尽一份力量。 “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为他们搭建了一座桥梁,并把年轻人的价值观,包括正义、热情、友爱、团结、勇气等中国传统美德展示给了世人。
在2008年下半年“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概念出笼;2009年初,使者行动教材编写和培训核心团队成立,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使者行动正式在北京大学起航。
使者行动旨在通过调动青年志愿者保护环境的热情,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投入到环保的实际行动中来,发挥青年人在环保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让节能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全民自觉的行动。
使者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培训1000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之后每位青年使者至少再培训1000人,在全国范围内将会有至少100万公众参与到这个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环保实践活动中来。
使者一期活动历时两年。“两年过得真快啊。”浩平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会把这个接力棒传递下去,这次培训看见了老朋友、也见到了新面孔,感觉久违的激情又被点燃。回到学校后,我打算再做几个项目,争取通过项目把新一期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候选人的能力锻炼出来。”
——专业培训——
特色课程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
除了“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贝迩项目也在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形成主题性、跨流域、跨区域等特色课程群。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的贝迩课程开设“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示范课程,到2009年,北师大联合了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开设“松花江流域环境公共政策研究课程”,开创了以松花江治理为纽带,三地学校同时开课,并在教学过程的节点上三校师生在三地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教学新模式。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说,中国贝迩可持续发展创新课程通过聚焦不同的环境热点问题和环保产业最新发展趋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课程所采用的先进、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学院课堂教学、专家讲课、企业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参观、学生小组项目研究、讲演和研讨会等形式,以实地调查、案例分析和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从问题入手,以解决问题和方案优化为最终目标,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中国环境公共政策发展动向和改进途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精神,提高了开展环境问题研究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都能借鉴中国贝迩课程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推动中国高校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未来中国培养更多跨界复合型人才,及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境领袖,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贾峰说。
截至目前,贝迩项目已分别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开设了50多期课程,内容涵盖“环境技术市场化”“气候变化与人类未来”“环境公共政策研究”“可持续创业”“低碳经济”“绿色产业链”等热点话题。
■ 名词解释
“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 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八部委共同发起,环保部宣教中心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承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单位提供支持的全民环境宣传教育项目。
贝迩(BELL) Business(商业)、Environment(环境)、Learning(学习)、Leadership(领导能力)之英文缩写BELL的音译,1991年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发起,旨在推动商学院开展环境教育,以培养具有较高环境意识和环保管理技能及环保创业能力的管理人才。贝迩项目于2000年引入中国,致力于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并将之融入到中国大学的商业及公共课程体系中,被誉为“中国绿色人才的西点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