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观点集萃

    编者按 广东专业镇经过十几年的历程,催生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能够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大型骨干企业,使专业镇经济成为支撑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为探索具有广东特色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积累了经验。同时,大胆地进行理论归结,提出能反映专业镇发展规律的理论观点也很有必要。只要是从实践中提炼,能反映客观的发展规律,就不妨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论证。本版特邀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和专业镇经济(产业集群)等研究的专家学者从理论的层面剖析专业镇(集群经济)现象在广东得以发展的客观性。

    论点

    专业镇(产业集群)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并不仅仅是集群现象。

    专家:路平(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研究员,广东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

    最早提出集群概念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奠基人亚当·斯密,是从分工与市场范围的关系,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环境的角度提出来的,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并没有当作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分析产业集群现象出现时,也没有把它当作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广东专业镇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是在一个地区由于历史传统和政策的原因,一种主要的特色产业及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横向的统一的产业集群),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确,越来越专业化,升级为纵向的统一的产业链,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分工为纽带,形成紧密的链条。但在广东的具体情况下,下游产业居多,加工、装配型的企业居多,研发、创新、科技型的企业较少,聚集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为制造业服务的展览、营销、运输、金融、保险以及中介机构。由于专业镇创新平台集聚和扩散作用,汇集了一批知识型的企事业单位,如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培训机构、软件开发、创意企业、数据库以及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和形式多样的中介服务机构,并延伸为覆盖面更广的区域创新体系,支撑这个创新平台和体系是政府的有关机构、金融系统以及专业协会、商会等民间团体。

    之所以把专业镇看作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同解决“三农”问题的远大目标联系在一起的。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出路是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从前苏联开始,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的探索,不论是斯大林的合作化或我国上世纪50年代的合作化、公社化,都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但是专业镇这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却为实现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探索出一条道路,而且行之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镇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不仅有实践意义,也为解决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开辟了新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