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
救灾路上的“新兵”和“老兵”
本报记者 吴晋娜

    4月21日上午8点半,本来以为今天去宝兴县无望的记者正在沮丧中,一辆解放军37医院刚刚从芦山返回的转运车,让记者又燃起了希望。

    几乎没有任何停留,车上的医护人员放下转运的病人又立刻返回芦山。2位记者,加上4名返回芦山的老乡,以及4名医护人员,这辆准乘最多8人的车辆被迫超载。

    虽然同在一家医院工作,车上的救护人员也都是这一天才开始认识或者熟悉起来,比“军龄”和“年龄”成了必须做的事情。

    “你也是93年的,不会比我还小吧。”坐在记者左手边的卜晓平,云南楚雄人,是去年12月才入伍的新战士,今年1月才满20岁,到部队刚刚接受了几个月的新兵和急救训练被分配到解放军37医院,是名副其实的“新兵”。地震发生后,就住在医院的她第一时间要求上前线,是医院最早出发的医护人员之一。地震发生后,只与千里之外的家里人通过一次电话,简单的报了平安,就投入救援。

    也许是同为90后,卜晓平与坐在记者身后的杨佳泽特别有话聊,虽然同岁,可是加上军校的三年,小杨已经是一名“老兵”了。虽然疲惫,小卜还是不停地向记者介绍芦山县的情况,作为男子汉,小杨却提不起精神。

    “我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弟弟都还没有联系到。”细问之下,才知道杨佳泽的家就在宝兴县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至今电话无法打通,主力救援部队也无法进入,家人的情况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了解到。

    昨天上午10点,小卜和小杨都是第一批到达芦山县人民医院,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昨天一天唯一的一顿饭就是晚餐的一包温水泡的方便面。”小卜说这话的时候,显得非常淡然。两人晚上都只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与同事值班。

    司机杨超今年也不过23岁,可是却是参加过汶川地震物资运输的“救灾老将”了。“几乎当时所有的震区都去过了,被派往灾区前只开过一年川藏线。”与很多参加过上次救援的人员一样,都是第一时间请缨到一线救援。坐在司机旁边32岁的吴克楷,10年军龄,是4人中资历最老的。  

    他的任务是拍摄第一线图片给部队相关部门和一些媒体供稿。

    上午9点半,追赶上37医院和三医大新桥医院的救援队后,我们也加入到了徒步前进的队伍中来。

    两名女兵位于队伍的末尾,一个叫杨晓丽,一个叫刘楠,两人的步子都走得有点缓慢。

    “昨天一早就来到芦山县人民医院,今天接到任务前往灵关镇救援,早晨到现在还没有吃任何东西。”但是没吃饭显然不是杨晓丽没精打采的原因,当兵十年,她的家位于宝兴县城往北15分钟车程的一个镇上,平时从雅安开车回去只要两小时。

    “联系不上,也抽不出时间联系。我老公是汶川人,5年前的地震,全家都奇迹般地没有受任何伤,希望这次同样幸运。”杨晓丽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赶快打通通往宝兴县城的道路,这样就能早点得到家人的消息。

    同样提不起精神的急诊科刘楠,实际上只是医院的合同制员工,没有义务参加地震救援,来医院工作5年。地震发生时,她周四晚上刚刚值完晚班,周五才回到位于荥经的家中,这个周末她休假。

    “地震发生时,爸爸和妹妹从家里的楼梯上摔了下来。”刘楠把他们送到了医院,没看完医生的救治,就给科室主任打电话,询问是否有救援队前往重灾区。得到允许后,刘楠一路搭车,为了节省时间,没有到医院和大部队一起出发,直接前往芦山县人民医院会合。

    看上去刘楠有些疲惫,“昨天只睡了两个小时,不停地为病人做皮试,打点滴,照看病人”。与现在的疲惫比起来,最让她担忧的可能是,出门之后自己所在的区域都是信号最不好的地方,始终没办法联系上父母,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怎样。可是前往宝兴的方向,注定让她离家越来越远。(科技日报宝兴4月2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