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军校教育中更好地提升学员能力素质,使院校人才培养与部队需要实现无缝连接?装甲兵工程学院学员二旅以模拟骨干为抓手,通过“竞争上岗”、补齐“短板”、打造能力生成舞台等举措,让学员在“虚”舞台上,锤炼提高综合能力素质,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
“竞争上岗”引领育人导向
混编模拟营成立之初,笔者通过该旅四营教导员孙立营了解到,20名学员从个人报名、党支部推荐、群众评议等“竞争上岗”程序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该院二旅体制编制调整后第一批模拟营连排骨干班子。
在此之前,学员营在选配骨干时往往以“成绩论英雄”,或凭“第一印象”,客观上在育人导向上造成了学员重学习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偏差”。为此,旅党委一班人决定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配骨干,让所有学员都有担任骨干的机会。他们制定了《学员骨干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设置了竞选演讲,专题辩论,让所有有意愿的学员上台陈述自己的想法决心、工作构想和预期目标,并由旅营领导、其他学员进行集体评议。这一“阳光”选拔骨干的方式,不仅选出了具有过硬能力素质的骨干,而且在广大学员中形成了“学习骨干,争当骨干”的浓厚氛围。
让“短板”成为强项
前不久,该旅三营刚上任的模拟连连长张令超所在连队连续两周在各项评比中“垫底”,让大家意外的是,他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因其进步幅度较大得到表扬。“让能力素质有弱项的学员走上骨干岗位接受锻炼,目的是为了补齐学员的‘短板’。”该营营长杨强说。
经过一学期的运行,学员旅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究竟是让老骨干“终身制”,还是采取“轮换制”呢?于是该旅掀起了一场大讨论,有的干部说,用老骨干顺手、顺心,可以为单位带来更多“政”绩;有的干部说,“轮换制”可以给管理上有“短板”的学员提供更多的机会。最终他们达成共识,院校培养的目标是人人都能成为指挥员,而不是培养少数人的精英。为此,他们将“差生”推向前台,通过老骨干帮带、营干部作“顾问”等方法,使能力素质较弱的30多名学员很快就胜任了骨干岗位。
打造能力生成的舞台
组织旅内运动会、策划文艺演出……这些以往需要干部组织的文体活动,如今营干部“放权”于学员,由学员独立承办。旅政委于洪龙告诉笔者,通过打造多样化舞台,为更多学员提供了提升组织指挥能力的机会。
如何打造出能力生成的舞台?成为了旅党委一班人亟待解决的又一课题。为此,他们以“第二课堂”为纽带开设了国学、定向越野等10余个学员俱乐部,让学员骨干走上前台唱主角,全程负责活动策划、人员安排、组织实施以及后期总结;该旅还邀请学院文体教研室教员作为顾问,定期组织辅导授课,提高学员们的文化素养。此外,该旅设立了学员旅模拟机关,让20多名学员骨干分别负责管理学员旅的各项工作。通过打造能力生成的多样化舞台,50多名学员练就了过硬的“实”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