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委书记文飞(左一)在天门山景区调研观光客运索道和观景平台等项目建设情况 |
资源县县长韦绍艺(前中)、人大主任李芳明(左二)、政协主席程正华(右二后)深入当地竹木加工企业调研工作 |
西红柿种植户在包装西红柿 |
资源县金紫山风电场 |
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两顶桂冠的资源县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 |
正在发展中的资源县城北新区 |
资源县,桂北地区的一个山区小县。
究其得名之故,一因系资江的发源地,二因县内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县资源丰富吗?
有人说,当然。资源县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特色鲜明,后天发展优势明显。
有人说,未必。资源县素有“一水四田九十五分山”之称,山多地少,耕地匮乏,先天发展条件不足。
看法总会不一,关键是资源怎样发展?
通过转变观念,找准定位,厘清方向,资源县以“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发展:不比总量比生态
资源县最大的资源是什么?
是生态。
资源县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森林覆盖率达78.61%。青山绿水不仅带给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更是蕴藏着宝贵的财富和发展机遇。
资源县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也是生态。
“资源县内有资江和浔江两大水系,有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银竹老山自治区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和珠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是全国唯一一个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并存的县。生态保护是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必须放在第一位。”资源县委书记文飞告诉记者。
和全国很多地区一样,“高投入、高污染、低收益”的粗放式发展也曾是资源县走过的老路。
一边是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木材采伐和萤石、石英等不可再生资源采掘,资源消耗的年均增长远高于全国水平。
一边是生态环境突出,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水能资源得天独厚,优势资源特色鲜明,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资源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各地竞相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资源县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改变传统发展的老路,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循环、低碳、高效的绿色发展道路。”“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决策形成之后,成为资源县历届领导班子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
蓝天白云下,山花漫野,绿草茵茵,洁白的大风车在群峰间随风转动……屹立在资源县十里坪坦高山草场上的金紫山风电场,“大风车”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还成为一道新的生态风景线。
2011年9月,随着第一期33座“大风车”的不断转动,广西无风力发电场的历史从此改变,拉开了资源县乃至广西高山风电新型能源开发的序幕。
清洁、可再生、零污染、零排放……风力发电这一绿色产业在资源县的落地生根,成为该县“生态立县”发展思路的最好佐证。
春和景明的时节,资源县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乡村地头间,农民正在精心护理着红提、猕猴桃、罗汉果等生态高效农作物,各种种植基地已经形成生态种植规模,给人以丰收的展望。
在生产车间里,资源县矿产品深加工业、农林产品深加工业等产业开足马力,在绿色能源的撬动下,发展势头迅猛无比。
在绿水青山中,游人徜徉于资江、八角寨、丹霞温泉等景区,汇聚在美如仙境的奇山秀水,共享资源秀丽山川的无穷魅力,流连忘返。
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资源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支撑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到了最佳结合点。2012年,资源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5.07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为19873元和5841元,连续几年呈两位数快速增长。
连绵不断的青山,清澄明净的河水,如诗如画的风景……资源县绿色山水间的丰富蕴藏,让人心驰神往。
实践证明,“金山银山”可与“绿水青山”同在,“绿色发展”能与“美丽家园”同辉。
农业:不比规模比特色
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的资源县,素有“广西青藏高原”、“南方哈尔滨”之称,是广西海拔最高的高寒山区县。
如今的资源县,不仅绿色能源出名,特色农业亦小有名气。
每年一到秋天,资源县的田间地头里,总会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在中峰乡大庄田的红提长廊,热闹非凡,果农采摘、装箱,商家过磅付钱、组织装车,繁忙而有序,丰收的喜悦荡漾在果农脸上;在资源镇浦田村红阳猕猴桃种植基地,顺着地势种植的大量红阳猕猴桃看不到边际,累累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正抓紧时间采摘套袋的猕猴桃出售……
长达3公里的“红提长廊”,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提海”,彰显了资源县特色高效农业的勃勃生机。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怎样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资源县把眼光定格在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上。
2002年,资源县经过考察,大胆引进了当时一种叫“美国红提”的“洋水果”,经农技人员试种成功后,在中峰乡采取示范扶持方式发动种植成功,然后在全县大力推广,开启了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和高寒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资源县大力发展金银花、西红柿、猕猴桃等独具特色的规模农产品,仅仅几年,特色农业就在资源遍地开花。
漫步在资源各特色农业产区,放眼望去,中峰的红提、资源镇的猕猴桃金银花、车田的西红柿、河口的百合、梅溪和瓜里的“三木药材”……真是特色农业异彩纷呈,丰收美景目不暇接。
车田苗族乡是资源最主要的西红柿种植基地,年种植西红柿近万亩,注册了车田牌西红柿商标,平均亩产在2万斤左右。该乡熊家湾西红柿种植户李文德说:“西红柿就是我们的致富果。”
红提种植面积达5.8万亩,总产量达7.65万吨,总产值达5.5亿元,成为广西最大的优质红提生产基地;种植西红柿2.0万亩,产量达15万吨,产值达4.2亿元,成为华南最大夏秋西红柿生产基地;金银花5.5万亩,产量1000吨(干花),产值8000万元以上,成为广西“十百千”扶贫开发项目建设重点县之一,建成全国最大曼地亚红豆杉种植基地0.8万亩;建成冷水鱼养殖场4个,其中产量10万公斤的冷水鱼养殖场1个,成为广西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2012年,特色种植和特种养殖成为资源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通过积极建立优势产业集群,资源县充分发挥和利用山区优势,全力打造“一乡一品”、“一乡多品”、“一村一品”工程,形成了以五排三乡以西红柿、辣椒、百合为主;资源镇、中峰乡以红提、脐橙、猕猴桃为主;瓜里乡、梅溪乡以金银花、三木药材、茶叶为主的三大优势产业集中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在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指导下,资源县农业迅速实现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转变,并向着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大步挺进,不断实现转型升级。
“资源县将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到‘十二五’末,使全县红提面积达到8万亩、西红柿面积达到3万亩、金银花面积达到10万亩、红阳猕猴桃面积达到4万亩……把资源县打造成为特色农业强县。”资源县县长韦绍艺说。
如今的资源县,特色农业的道路越走越宽阔,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
工业:不比产能比“绿色”
俗话说,“无工不富”。
工业事关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和居民增收,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力量。
产业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展,然而,资源型产业越来越受到能源、环保等因素约束,这考验着一个地方决策者的发展智慧。
只有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才是必然出路。
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资源县选择了“绿色发展”这条主线。立足资源县的实际,绿色经济如何扛起全县经济发展的大旗?
在实践中,资源县产业的绿色发展分两路进军:一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即充分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能发电,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二是绿化提升传统产业,即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实现生态化、循环化、高效化。
近年来,资源县充分依靠特色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绿色经济,打造“五大十亿元产业”,助推当地经济迅猛发展:以水能、风能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以生产硅锰产品为主的冶炼产业,以瓷土矿、钨矿、萤石、石英和长石矿等为主的矿产加工业,以新型花岗岩为主的石材产业,以果蔬、竹木和“三木”药材为主的农林产品加工业。
在海拔1500米至1800多米的十里坪坦高山草场上的金紫山风电场,高高矗立的66台风机正日夜转动发电。通过发展清洁能源,风能发电年可达到1.8亿千瓦时,水能发电年可达到10.5亿千瓦时,“十二五”期末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在诚豪石材等生产企业里,花岗岩石材在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加工,这些石材凭借良好的质量,远销日本、韩国、中东地区等。
在特色农林副产品加工上,依托特色农产品及药材,大力推进集聚和集中发展,加快形成水果、西红柿、有机茶、药材等特色优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在地热能和沼气等生物能开发上,充分开发利用地热能,办起了4A级的丹霞温泉度假景区及多家星级宾馆,日接游客近万人次;不断提高沼气利用率,使之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户用能。
2012年,资源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3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同比增长30.4%。
伴随“五大十亿元产业”风生水起的是绿色发展激励机制的不断建立:
天盛新型材料公司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石英深加工项目,逐步转向绿色制造;天宝等冶炼企业进行了1.25万千伏安的矿热电炉节能技改,实现达标生产,资源县及时激励,将其列入重点扶持项目。
桂林美万家竹业公司转变生产方式,成为以综合利用整根毛竹生产家居日用品的环保企业,其充分利用毛竹的不同部位生产竹砧板、竹烟缸、竹筷、竹签、工艺品等,做到生产无废料。对此,资源县大力扶持其进入工业园发展,使之规模扩大了3倍。
绿色是希望,绿色是未来,绿色是追求。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强力推动下,“五大十亿元产业”已成为资源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二五”期末,资源县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旅游:不比资源比品牌
山清水秀的资源县,美如人间仙境。
资江浩荡北去,山高谷深,雄伟险峻。游客们唱着山歌,打着水仗,穿梭于奇山峻岭之间,体验着一种洒脱和欢愉。
八角寨丹霞地质公园雄奇险幽,云雾飘渺。游人沿着狭窄险峻的山脊,往八角寨山顶攀爬,犹如登天梯、游仙境,流连忘返。
五排河谷深、弯多、山陡、林深。游人穿上救生衣,乘上橡皮艇,顺幽谷漂流而下,随着橡皮艇上下翻飞,不时发出一阵阵尖叫和欢呼。
山清水秀、石奇林幽、丹霞神韵、山涧漂流……资源县作为广西首批优秀旅游县,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特点突出,是全国唯一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完美结合地,在大桂林旅游圈中独树一帜。
“华夏第一漂”资江漂流、“丹霞之魂”八角寨、天门山景区、“中国最佳漂流胜地”五排河……区区方圆60多公里,资源县就集成了众多知名景区。
既有丹霞地貌和田园风光,又有浓郁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山区小县,资源县的旅游开发潜力可谓巨大。
基于资源秉赋,资源县如何发展旅游产业?
资源县为此提出“旅游强县”的发展目标,致力发展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业,抓品牌树特色,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带动资源经济发展,使各旅游景区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既相辅相成又各具特色。
2012年以来,资源县加大特色旅游的发展力度,努力打造桂林旅游“新一极”。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资源县持续发力,县城已经开工建设四星级酒店1家,规划建设四星级以上酒店7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努力实现“十二五”期末每天住在县城的游客要达到1万人以上,每年的游客突破300万人次的目标。
此外,资源县还深度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丹霞文化旅游,打响资源节庆品牌。今年8月中旬,资源县将举办第二届丹霞文化旅游节暨第十九届河灯歌节,充分展示资源享有“丹霞之魂”盛名的丹霞文化旅游独特魅力,打造资源丹霞文化旅游品牌。
2012年,资源县接待旅游游客突破百万大关,达1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旅游总收入达7.6亿元,同比增长45.3%。
如今,七月半河灯歌节已成为“中国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题之一;资江、八角寨、天门山、五排河、宝鼎瀑布、丹霞温泉、龙洞峡、金紫山高山草坪高山风电场、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中峰十里提子长廊、晓锦新石器人类遗址等景区景点,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
2012年7月,在2012年中国十佳最美乡村的评选活动中,资源县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获评“中国十佳最美乡村”荣誉称号。
这是资源县继2011年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和中国生态旅游促进会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和被2011年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授予“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推荐线路”称号之后,在旅游方面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级荣誉牌匾。
用绿色描绘希望,用绿色昭示未来。
一条生态立县、绿色崛起之路在这个桂北山区小县正无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