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文·范德洲
全国每年招录的医学生,只有1/6的人最终成为医生,医学生不做医生、医生大量流失,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在今年两会上,政协医卫组多名委员联名提案,希望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强医学生培养。“我国的医学专业一直在和别的专业一起扩招,需方和供方是脱节的。”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如是说。(3月23日《人民日报》)
医学院校的“广种薄收”,其实已经称得上是“旧闻”了。早在2012年8月,《中国青年报》就已经披露,我每年培养的医科毕业生接近60万,最终穿上白大褂的只有10万人左右。为什么每年有50万的医科毕业生没有走上自己的本职岗位呢?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仅仅从市场供求的角度看,我们也能够想到个中因素。我们每年培养出的医科毕业生多达60万之巨,试问,这么多的医科毕业生,我们又该如何“消化”?这总得有个“消化市场”吧?而接纳医科大学生的最好单位,也是最应该的单位,只能是医疗机构,尤其是医院,但是,眼下医科毕业生的就业,却又是相当困难的。本科毕业在稍微大一点的医院都找不到工作。即便是在贵州那些相当偏远的地方,而且工资低到只有800块钱一个月,其他什么都没有,连编外都不算,也依然存在着僧多粥少的“供”远远大于“需”的矛盾。由此看来,医学院校培养出了太多的医科毕业生,应该是导致每年有50万的医科毕业生穿不上白大褂的关键因素。但这只是浅层次的因素,往深层挖掘,必然会发现,这是近年高校盲目扩招所惹的祸。
近些年的盲目扩招,医学院校也未能幸免,或者说,完全不想幸免,而是过了一把顺水推舟的瘾。许多医学院校,一届就能招收多达3000的医科学生,这培养起来,该有多大难度?比这更糟糕的是,学校的基础设备其实还是扩招之前的老旧底子,因此许多医学院校的学生,连一次上手术台练习的机会都得不到。不难想像,对于这样的医科毕业生,就算是缺医生,估计也没有多少家医院敢接收。
医科教育是相当特殊的,因为它直接面对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密的仪器——人体,而且它也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尊严与安危。因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地区,都是将医学教育当作精英教育来重视的。可叹的是,在“教育产业化”的那一股歪风的吹拂之下,我们不仅没有将医学教育视为精英教育,恰恰相反,只是将其作为捞金的手段。如此“捞”来“捞”去,医学院校的“广种薄收”,极有可能导致“广种不收”。
面对此情此景,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医学院院长黎孟枫发出了痛心疾首的呼吁,“不能把国民健康看成卫生部门一家的事、把医学教育看成教育部门一家的事,而要把医学教育当成关系民族健康、卫生事业复杂系统中的一环来通盘考虑,在中央层面,应该有一揽子统筹医学教育问题的、超越部门的顶层设计、顶层机构和顶层操作”。这是因为,医学事关人命,而人命呢?人命关天!